每一天都在對抗遺忘──造船工匠談師傅的故事

037 重啓二〇二〇的想像《五年規劃》影子諮詢文本 紙本月刊 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文:黑黑、陳汶燁

網址:https://aamacau.com/?p=30642

時間:2016年05月26日 12:12

展示室中陳列了各種造船工具

展示室中陳列了各種造船工具

眼前的談錦全師傅舉止溫文,正徐徐介紹著手上那造工異常精細的船隻模型,如果不細看他的一雙手,真想不到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造船工匠。

眼前的談錦全師傅舉止溫文,正徐徐介紹著手上那造工異常精細的船隻模型,如果不細看他的一雙手,真想不到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造船工匠。

眼前的談錦全師傅舉止溫文,正徐徐介紹著手上那造工異常精細的船隻模型,如果不細看他的一雙手,真想不到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造船工匠。現在他一有時間,便躲在荔枝碗的廢棄船廠內,以大半生的造船好手藝,來雕琢出一艘又一艘精緻的船隻模型,以對抗遺忘。

談師傅14歲便開始做學徒,17歲滿師後即投身行業之中,一直做到「大班」,1989年開始到路環荔枝碗租船廠接生意造船,更在1996年「頂手」其中一間船廠。荔枝碗造的最後一艘船是在2006年,而談師傅船廠生產的最後一艘船是在2004年,但當時根本沒有人想到,這便是最後一艘船。談師傅人生的大部份時間都與造船密不可分,由他細說澳門造船業的點滴最是適合不過,只要年青人願意聽,他都很願意娓娓道來,「點一盞燈,留一口氣」,除向下一代口述歷史,談師傅心裡更盼望的是,造船業的技藝能傳承下去,不要到了他這一代便失傳。

路環荔枝碗的船廠,2006年最後一艘船出廠後便廢棄至今。

路環荔枝碗的船廠,2006年最後一艘船出廠後便廢棄至今。

路環荔枝碗的船廠,2006年最後一艘船出廠後便廢棄至今。

路環荔枝碗的船廠,2006年最後一艘船出廠後便廢棄至今。

出身於造船家族

談師傅入行是順理成章的。由於談師傅一家三代父輩都是造船的,再加上以前澳門工種選擇少,很自然便也加入家族行業之中。父親開船廠,也是一名造船師傅,以維修工作較多,但可惜在他12歲時便過身。小學畢業後,談師傅便跟著當時承租父親船廠的師傅當學徒,由執頭執尾開始做起,一步一步入行。滿師後便去了提督馬路及沙梨頭一帶的船廠找工作。以前的師傅多是這樣,哪裡需要便去哪裡。雖然學滿師便被稱為『師傅』,但在獲聘前都會先試試手藝,屬「快、靚、正」的話會被安排造船頭船尾(大檀)等手藝細緻的工作,手藝一般的可能被安排造船身或類似打雜等體力勞動較大的工作。談師傅首次獲聘用是在筷子基一家船廠,最記得旁邊還有一間排廠。大多數造船生意來自香港,一單造完接一單,一路下來談師傅都在同一家船廠工作,中間沒有太大變動。

回想起初入行的日子,當時不論大班吩咐做哪個位置都會做,同時邊在其他師傅身邊「偷師」,邊做邊學,過幾年手藝成熟後,大班才會分配去造船隻的重要部分。

可惜在他學師的時候,風帆式漁船正逐漸被機器取代,幸好曾跟隨師傅們造過一、兩艘,到後期行業完全採用機動船後,談師傅便將工作重心放在造船的機房部分,與另一名師傅拍檔。當時造船價格視大小而定,小船由幾萬至幾十萬都有,百呎大船單是外殼已經要上百萬,其中機器組裝等再由另一間廠生產。別以為造船不分季節 ,中間亦有分淡旺季。若按旺季時一年能造出五至六艘船,一艘船建造約需兩個多月來計算,在談師傅幾十年的造船生涯裡,他已造了近百艘船。

IMG_1871

憑經驗與實踐身授工藝

師傅們都是徒手造船,船的各個部分及尺吋等皆記入腦中,造多了自然工多藝熟,然後透過口述和實踐,將造船技術傳授給學徒。別說現時專業認證未在各行各業普及,六、七十年代的澳門,更不知道何謂專業認證。業內是如何判斷工人是否真的學滿師、具備足夠資格當師傅?談師傅說,要獲造船工會發證認可才行。申請方法很簡單,只要學滿三年師,有兩名工友擔保,便可申請加入造船工會,接著獲工會發證認可便算師傅。

造船業分兩個工種,即木工和專負責防水工作的灰工。而『大班』即為業內的大師傅,他們資歷深、技術高,負責統籌整艘船隻的製造、分配工作及工程監督。不同船隻有哪些不同功能,尺寸、比例如何等,毋需筆錄,全部在他們腦中設計好才施工。了解木材的特質,憑經驗摸一摸便知道適合用來製造船隻的哪個部分,由於好木材難得,不能浪費,因此更需規劃精準。大班會按每名師傅的手藝和才能去分配造船位置--手工精巧細緻的做船頭船尾,手藝一般的造船身,讓師傅們可以同一時間開工,使船頭、船身和船尾各部分皆能同時進行。

事實上,每名造船師傅必須能獨立工作,而手藝好、一說就明白的師傅在大班眼中就是「手腳快、能完美地一次過完成」的代表人物,能減少造船時間及省下成本,待船隻完工後自然會得到較多賞錢。部分船廠老闆也是大班級師傅,接到生意也會親自動手造船,不會造船的老闆便聘請『大班』帶領,一如今天的總工程師。

花費大量心機造出來的風帆漁船模型

花費大量心機造出來的風帆漁船模型

談生熱心示範工具的使用

談生熱心示範工具的使用

造船工資高,養家較易

六十年代末開始出現用機動船,造船業成為澳門經濟支柱之一,雖不及爆竹業等興旺,但也是一門有需求的行業,加上造船價格比周邊地區低,港澳漁民都愛找澳門師傅造船,生意可謂『浪接浪』。談師傅說,那時澳門社會的人情味濃,若有漁民想造新船,以一艘七至九十萬元的新船為例,當時銀行並沒有貸款服務,一般先向船廠支付部份作首期,餘下款項會由漁民慣常交貨的漁欄先行墊支,漁民就以漁穫分次償還,大家都是講個「信」字。

當時造船師傅薪酬較其他行業高,一入行已有16元一日,早期為每日發薪,後期才改為一個星期發一次。開工日子要視乎天氣而定,因為早期船廠多無上蓋,陽光太猛或下大雨等日子都不用開工,如上午下雨、下午停雨就開半日工,薪酬按半日計算,上班亦比較自由。憑此可算出,即使一個月只開廿幾日工,一月都有三百多元工資,比起當時月薪只有二百多元的教師高得多。加上後期工會更改申請方式,由學師的船廠幫師傅向工會申請工會證,同時要列明師傅的月薪,做法類似最低工資,更能保障一班工友的權益。

在行業繁榮的七、八十年代,當時有上千名工友,工作雖辛苦,但工友們很齊心,工作環境熱鬧,是談師傅最開心的時光。這段好時光直到九十年代,筷子基一帶的船廠用地被收回填平起樓為止便結束了。到今天行業雖息微了,但工友之間情誼不變,每年由工會牽頭,藉「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及會慶等日子,舉辦聚餐等活動,組職工友們相聚聯誼。

荔枝碗船廠模型外觀

荔枝碗船廠模型外觀

荔枝碗船廠模型外觀

荔枝碗船廠模型外觀

過了這代便失傳

1996年談師傅「頂手」荔枝碗其中一間船廠自己做,當時未察覺到造船業開始息微,一年大概只造一至兩艘船,主要是港澳的漁船。直到2004年,他的船廠造了最後一艘船後便再接不到生意了,而荔枝碗最後一艘出廠的船是在2006年,但在當時,沒有一間荔枝碗的船廠想到這艘船會是最後的一艘。

自04年最後一艘船出廠後,談師傅已有超過十年沒再造船。為了對抗遺忘,談師傅現時仍不時返回人跡稀少的荔枝碗船廠中,通過製造船隻模型來保存工藝記憶,同時他更與兒子一起進行了多項有關造船業的展覽及工作坊,更設立了一間小小的展示室,以作推廣。他慨嘆當時的師傅大部分靠記憶和實踐傳授手藝,工藝並沒有被好好地記錄下來,而現在這些師傅大部分已上年紀,有部分轉行開的士、開貨車或做裝修工程。很多人已開始對造船的記憶逐漸模糊,他認為如再不開展對造船這門手藝的保育和傳承工作,相信過了這一代便會失傳。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