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黃素君:澳門式資助複製更多不公

032 教育不是一盤生意 紙本月刊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25134

時間:2015年12月12日 11:11

20150611054601

今年教育界被投下兩枚「深水炸彈」,年初有學校高層被爆將融合生資助「自肥」,政府原承諾公開私校帳目,至今不了了之。上月公佈的審計報告對準教發基金,涉及全澳入網私校,金額更大,牽涉範圍更廣,民間要求讓光照進校園的呼聲此起彼落。

澳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黃素君認為,私校自主並非「免死金牌」,但加強監管的同時應慎防官方過份介入,令教育制度中央化,這是違反國際潮流「開倒車」。改革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明確教發基金的審批標準,改革現存不公平現象,重新走回正軌;另一方面,公開私校帳目對學校本身也有好處,接受社會監督的同時,亦避免權力機關介入太多。

2015/16學年教發基金撥款

2015/16學年教發基金撥款 (資料來源:教青局 網站)

學校也要「補底」

政府大灑金錢,雖然澳門辦校表面很風光,但黃素君說,教育界也有「貧富懸殊」的一面。不少規模較細的學校仍在刻苦經營,希望改善教學環境,但獲批的教發基金資助其實很少,校方花一分一毫都要想過度過。在2015/16學年,獲得最多資助的入網私校一年有2千多萬津貼,但最少的只有70多萬。儘管學生人數會與資助金額有一定掛鈎,但她強調均等原則用在教學資源分配並非絕對合適,有時會造成兩極化,條件好的學校更好,差的學校更差,複製更多制度上的不公平。

「有些肥仔明明營養過剩,你又係派9千;有些人3個月無食飯,你又係派9千!這是最簡單也是最懶的方法,但只會造成資源錯配,在教育上製造更多不公平。」

黃素君質疑審批部門有沒有分析每間學校的差異,合理評估資源投入。成績差的學生要「補底」上輔導班,理論上,學校也要「補底」,條件起步較差的學校也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改善教學,但這些學校獲批的比例往往比大校更少。

「一場培訓講座200個老師聽和20個聽,成本其實是一樣的。你可以想想,40萬和4萬用在校本培訓上,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她解釋,假設大校一年有40萬培訓經費,可以辦講座,亦有條件組織老師到外地觀摩交流,只得4萬元的細校可能想辦多場講座都未夠。大校資源多,培訓多,有時可能多到令老師覺得反感,反觀細校的老師卻是差天共地。為協助這些弱勢的學校,她曾建議幾間細校合辦培訓講座,互補資源不足。

 

IMG_7663

資助標準搖擺不定

另一個常見現象是,申領資助涉及大量行政工作,部分學校因批出金額太低「食之無味」寧願放棄資助。由於教發基金一般不會全數資助一個項目,如果資助太少,學校無資源填補差額,很多時惟有放棄或縮減活動規模,由學校自資舉辦。

她批評,教發基金審批資助的標準不透明、搖擺不定、「大小眼」,有時同一類型的項目,有學校拿到200萬,有些卻只批2、3成得20萬,差額相當大,外界從不知道原因;有時又會因人而異,曾經試過有學校遞交一個三年計劃,第一年獲批數十萬,但翌年換了另一個資助小組成員負責即減至幾萬,令計劃被迫中斷,上述種種老問題都亟需改革,完善體制。

資助千萬 違規罰千五?

加強監管方面,除了公開帳目,修法也是迫在眉睫。這次審計報告揭教青局對違規私校只勸不罰,但即使根據 《私立教育機構通則》(第38/93/M號法令)罰款也只是1,500至1萬元,荒謬有餘,阻嚇性不足。現時學校填寫的申報表格、會計格式、監管法律已沿用超過20年,早已過時,更重要是透過行政法規讓受津助的私校明晰使用公帑的責任,加強守法意識。 長遠而言,必須透過電子化報帳,提高查帳的效率和透明度。

考試 = 教學效益 ?

巨額教育開支,除了數目要分明,如何量化效益也相當重要。但黃素君提醒,近年澳門有一種趨勢,習慣用學生在國際評估試的成績來評價學校和老師的表現,以為這樣就能說明澳門可以與國際接軌,奉為金科玉律,並無考慮是否真的適合這地區。只透過考試這種單一化的工具評估學生,在外國遭到很大反彈,會被視為對老師的不信任,事實上,學生有一些能力單靠考試也無法測到。向來以考試出名的香港,近日已有師生要求撤消小三學生的TSA (全港性系統評估) ,但反觀澳門要考的試卻越來越多,不少學校為PISA成績不斷操練學生,2016年4月起要再考國際閱讀測評試、2017年開始四校聯招。如果澳門教育界走向一個考試圈,學生變成應試機器,可能得不償失。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黃素君

澳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