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送來的緣份

聖老楞佐堂,又名風順堂,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

聖老楞佐堂,又名風順堂,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

一個來自亞洲,一個來自歐洲;街頭,是三大官廟之一;街尾,是三大古教堂之一;街頭供奉的,是媽祖娘娘;街尾供奉的,是聖老楞佐;從媽閣登岸後,葡人在這片陸地建成了風順堂。兩者同處一條街上相距不過十分鐘的路程;就這樣,道教和天主教的建築共存。數百年來,兩個截然不同的民族一同盼着出海的至親平安歸來。「這裏有很多不同的歷史建築,令人感覺置身不同年代,同時又跟自己很親近。」從小在這裏長大的「八十後」漁民之子陳逸鋒說。

媽閣廟 (相片由陳逸峰提供)

媽閣廟 (相片由陳逸峰提供)

海上女神 庇祐漁民

陳逸鋒自小在風順堂區長大,祖上五代都是漁民,雖然他這一代都已經在岸上生活,但父母至今仍於海上作業,不少漁民的傳統習俗仍是生活的一部分,拜媽祖便是其中之一。「媽閣廟供奉的媽祖,是漁民的神。漁民相信媽祖會保祐他們出海平安歸來,漁獲豐收。在農曆新年、媽祖誕或休漁期結束準備出海之前,漁民都會拜媽祖。」除了到廟內上香,亦有部分儀式會在漁船上進行。「漁民會在船上向着媽閣廟方向上香、燒炮仗以及做一些祭祀儀式。」

而到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媽閣廟更會搭起竹棚,一連多日上演神功大戲。昔日,廟前是一片灘塗,戲棚於是搭在海上,戲台面向媽閣廟,以戲酬神同時與眾同樂;高峰時,竹棚內共可容納八百名觀眾。然而滄海桑田,媽閣廟前再非海岸;每年賀旦雖依舊會搭起戲棚,但已非紥根海上,陸地亦逐步侵吞海洋。「以前那一邊都是海岸,一些叔叔伯伯會在那邊釣魚,有很多人在那散步、溜狗。」填海後,柔軟的灘塗變成了灰黑色的柏油路,海上女神亦距離海岸越來越遠。「現在每次坐巴士經過見到媽祖廟,感覺像觀光客,望着廟在自己面前經過。」陳逸鋒說,說得疏離,說得輕描淡寫。

媽閣廟舊貌 (網上圖片)

媽閣廟舊貌 (網上圖片)

媽閣廟外昔日為一片灘塗,現已是一片陸地 (相片由陳逸峰提供)

媽閣廟外昔日為一片灘塗,現已是一片陸地 (相片由陳逸峰提供)

風調雨順 望愛人歸來

從媽閣廟左方一直向上走,經過水師廠、亞婆井,再走幾分鐘便來到風順堂;再往前走,便是崗頂及議事亭前地。有說,當初葡人規劃時,有意以一條直街貫穿媽閣廟至崗頂一帶,成為「天主聖名之城」的主幹道,因此不少這條街上的舊建築,皆為葡人最早期的生活場所。例如教士在臨近海邊建成的「聖老楞佐堂」,便是澳門最早期的教堂之一。由於教堂的地勢較高,不少風向風勢的訊號皆會在此沿掛,讓海上的船隻知悉,又因為不少葡人在此盼望愛人歸來,教堂於是有了「風順堂」的別名。「教堂裏面很幽靜,唸書時跟着神父及老師在裏面做儀式,是所非常漂亮的教堂。」

從陳逸鋒家中望出窗外,不少世遺建築會映入眼簾,例如龍嵩廟、聖若瑟修院等,「崗頂、何東圖書館等漂亮建築都在風順堂區,是件令人驕傲的事。」而這些數百年前的建築,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小時候會跟嫲嫲晨運,從這裏走到主教山,或是到崗頂。感覺很寧靜,風景很美。她會告訴我很多以前出海的故事。」一路走來,親身見證這城的海岸改變,「那是九十年代到千禧前後,澳門還有小量的魚欄。那時候,她間中會到河邊新街、司打口一帶的魚欄,做一些如拆蝦殼的加工工作,賺些生活費。」只見陳逸鋒緩緩道出現時海岸與人的疏離。「現在魚欄都沒有了。一來漁業式微,二來這行業並不需要在澳門生存。」

陳逸峰窗外能望見部分世遺建築 (相片由陳逸峰提供)

陳逸峰窗外能望見部分世遺建築 (相片由陳逸峰提供)

昔日海岸 (網絡圖片)

昔日海岸 (網絡圖片)

後記

中葡交滙之旅,源於海上,而媽閣廟正是一切的起點。如果約五百年前,葡人沒乘着風浪在媽閣登岸,那也許後續的「MACAU故事」亦不會發生,澳門的命運亦要從此改寫。由媽閣廟到風順堂,由風順堂再延伸至各個世遺建築,葡人登岸後的足跡在澳門展開,與華人的故事互相交錯,編織成一道獨特的澳門風景。可以說,這片海,是這裏各種文化的媒人,我們的文化搖籃。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