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來自祕境

美國南方大學的一位生物學教授哈思克,在學校附近的一處被保護的老生林裏,選定一小片土地,他稱為曼荼羅地(來自於印度教與佛教密宗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所用的象徵性圖形),再用一年的時光,定期探訪觀察感受,記錄成冊,名曰《森林祕境》。結合科學前沿與內心細膩的感動,讓這本書分外好看,也令我合上書本之後,仍能感受到來自森林的馥鬱芬芳。

書是從冬天開始。哈思克教授在零下十幾度的寒冷中,脫下所有的衣物,拿自己的赤身肉體在冷冬之中實驗,以此體會山雀們的過冬情況。身體如此細小的動物,按理說是最懼怕寒冷。因體積與表面積的比例過小,導致熱量易散發出去。可是,在它們面前顯得如此巨大的人體在僅僅一分鐘之內,已失溫到了極限,而山雀們卻要度過食物缺乏的漫長的整個冬季。這當然是自然界的奇蹟,那層由幾萬年的演化所得的體表絨毛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這層絨毛是由成千上萬縷很細的蛋白質組成,保溫能力是發泡膠咖啡杯的十倍。(人類不也偷他們的絨毛來製成羽絨禦寒嗎?)除了靠羽毛保溫之外,山雀還有一雙可以看見紫外線的眼睛,可以幫助它們在冬日的森林裏找到食物。然而,就算在奇蹟面前,仍是有近一半的山雀會死在寒冷冬季的夜晚。

森林裡,本應該就是充滿死亡的。一座森林健康與否的一個標準,是地上是否有數量豐富的倒木。倒木既展示了樹木之間的競爭結果,也為地面生態提供了場所。每一個生命出生之後,便走向死亡;食物鏈本身就是構建在死亡之上。但生命卻不會因此消亡,生命的延續,是森林裡永恆的渴望。雌雄蠑螈互相摩挲著臉頰,用費洛蒙寫著一首情詩,再跳一曲生育之舞,公蠑螈會留下一包精子,雌的蠑螈產下卵後,便會精心照料族群的後代,讓生命得以延續;雄蛾為了獲取交配權,不僅需要自己的精子,還需要收集一袋鹽(以樹葉為食易缺鈉),這在森林裡是稀缺之物,於是哈思克教授的出汗的手臂提供了一個觀察蛾的絕佳場所。尋找食物與獲取交配權,在每個物種都是重要的主題,也是生命延續的保障。被人類精心維護的高爾夫球場,則遠離了這個主題,被打造成一個沒有死亡和性的樂園。對大自然來說,卻是怪物。當然,人類並不因此而很可惡。我們也是大自然所創造出來的眾多物種之一,恰巧擁有了製造工具的能力,貪玩建造各種遊戲場所,只是我們讓原始森林如冰河時期般的消失,而速度卻快了一千倍;只是我們把石油從地下挖出來,製造出各式各樣的物品,然後棄置在堆填區,讓其千古不化,終止了原有的循環。

 

川井深一 攝於臺灣福山植物園

川井深一 攝於臺灣福山植物園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哈思克教授信奉“在微小的事物中,尋找宇宙的真理”,他在小小的曼荼羅地裡觀察微小的事物,說出了世界運行的規律。楓樹的翅果,為了生命散播到更廣的區域而長出翅膀的種子,可以隨風飛出好遠,甚至幾英里之外;長時間綻放的花朵讓花粉藏於深處,只接受傳粉效率最高的蜜蜂來訪,可是短命春花們就沒有這樣的矜持,它們大大的綻放,不管蜜蜂還是蜂虻,都可以自由到訪;彩色的毛毛蟲用艷麗來宣告自己的毒性,而灰色暗色的毛毛蟲就要用其他智慧來躲避天敵,例如:吃葉子的時候,從邊緣吃起,盡量保持葉子原來的形狀。在自然裡,沒有一樣東西是浪費的,每一個物種,都在為生存而努力,而它們的生存,又無一不依賴其他物種。

 

觀察這個迷你的世界,你需要彎下腰來,像孩子那樣,與微小之物齊高。然後,你會為平時慣常忽略的地面擁有如此熱鬧的場景而驚嘆:地衣是小小的森林,螞蟻蝸牛是這個小世界的巨型動物,它們忙碌的為食物奔走,蚯蚓偶爾鑽出頭來透氣。真菌抓著植物的根系,幫忙吸收礦物質。祕境,並非什麼神秘的地方,它就在你的身邊。

 

川井深一 攝於臺灣福山植物園

川井深一 攝於臺灣福山植物園

想起小時候,可以長時間的蹲在地上觀察螞蟻,試圖知道它們的日常生活。但長大之後,忙碌在都市混凝土構建的洞穴之間,螞蟻的角色轉變成了天敵,也自然失去了觀察它們的熱情。然而,各種心靈的失衡,和未來災難的預兆,都在不斷地提醒我們:人類需要健康的森林和河流,因我們基因裡已儲存了對荒野的渴望,那本來便是我們祖先生活的地方。在荒野裡,我們會格外耳聰目明(避免天敵),也會獲得真正的寧靜。我想起那個穿過小樹林在溪水邊尋找安撫的小女孩,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那個小女孩教我,如果感到茫然失落絕望憤怒,可以向大自然求助;她也同時告訴我,自然原本平衡的樣子,是有多麼可愛。

找一片小小的自然,觀察那裡的萬物,獲取心靈的寧靜,思索人類在大自然的位置。這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福利。

 

川井深一 攝於澳門松山

川井深一 攝於澳門松山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The Forest Unseen: A Year’s Watch in Nature
作者: 大衛.喬治.哈思克
原文作者:David George Haskell
譯者:蕭寶森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4/05/01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