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四十天 港澳看法大不同

_MG_5770

香港「雨傘運動」進入第四十日,佔領者面對政府堅持人大決定,「反佔中」者不斷挑釁,是退?是守?新澳門學社於澳大橫琴校區舉辦「新澳門論壇」,藉「雨傘運動」的經驗探討澳門未來政制發展。

在澳門土生土長的香港學聯代表趙家輝表示,香港「反佔中」人士不斷聲稱運動嚴重影響民生,而佔領者本身亦不希望長期留守,「幾日先可以沖一次涼,晚晚瞓街,餐餐食面包餅乾,(佔領)四十幾日都唔好受」。趙家輝認為,縱使年青人希望儘快恢復秩序,但香港政府卻一直不回應佔領者所提出的訴求,退守只是「行舊路」,還可能喪失爭取「公民提名」的機會,「呢一代唔去堅持,咁下一代就無可能有任何真普選嘅機會。」

同為澳門人的香港傳媒工作者蕭家怡表示,兩地市民對佔領運動有不同看法,她以日前有澳大學生在圖書館掛起「澳門又要真普選」一事為例:「係Facebook度睇到香港人話:『澳門學生好勇敢』、『終於踏出第一步』;但係澳門人嘅反應就話:『唔好搞亂澳門』、『你要搞就番香港搞』呢啲咁負面嘅說話。」認為澳門人只看到佔領對民生的影響,但對佔領背後的意義,以及香港人爭取真普選的原因亦不願了解。

而對於澳門未來政制發展,趙家輝認為,澳門市民並未就政改有足夠的討論,應讓市民了解更多有關議會存在的問題,加上體制外的抗爭及討論,思考澳門政制的問題,才會令公民社會進步。而蕭家怡則認為,澳門年青人的公民參與度不高,認為應提升社區及公民教育,才能令更多年青人了解政制問題所在。

參與論壇的教育工作者陳偉智認為,人大決定不能「聽住先」,必須「腳踏實地」推動民主發展,否則不可能有改變。談到議會時,他提到:「澳門代議政制經已失效,雖然我認同議會入邊係要有人發聲,但係大事大非面前,『寧為玉碎,不作瓦存』,否則就只會成為係冰水入邊嘅青蛙,慢慢失去活動能力,最後結冰時就會成為民主嘅標本。」

_MG_5818

在香港長大的澳大曾同學認為,澳門社會長期由傳統社團主導,很多市民均受到傳統社團的利益支配,雖然重啟政改能引起社會討論,但對2019年是否能落實雙普選感到不樂觀。而林同學指出,由於社會的氛圍,澳門人普遍認為民生重要性高於民主,很多人反對佔領運動,令澳門爭取民主的道路比香港更漫長。她亦指出,校園內不論學生或教授均不會主動討論到佔領運動,認為這種氛圍難以推進澳門公民社會發展。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