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腎地」題外話──奪命胰腺炎

早在我執筆撰寫第一篇「腎腎地」生活時,內文已提過胰腺炎這個疾病。事實上,七年來我的健康狀況與此病分不開,不過我的末期腎衰竭是否和胰腺炎有關,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因為這個病多年來簡直使我吃盡苦頭!這個病正式來說,沒有一個可完全根治的治療方法,尤其急性胰腺炎。

胰腺位於左上腹部、胃的後方,呈細長帶狀形。在人體主要工作是分泌消化糖、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酶。至於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急性及慢性二種。急性胰腺炎與慢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治療不全相同,甚至可說是兩回事,故不論治療或癒後身體調理,都需要分別對待。

先說急性胰腺炎,引發的病因最多為酗酒和暴飲暴食。可分普通型和壞死出血型。壞死出血型較少見,但病情嚴重,死亡率高。臨床上常見的是引發急性腹痛(急腹症),屬胰腺中的消化酶發生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學性炎症。發炎時胰腺水腫或壞死出血,患者會突發性急劇上腹痛,向後背放射,伴隨噁心、嘔吐、發燒、血壓降低,特點是血、尿澱粉酶升高。

治療方面,會根據胰腺炎的分型、分期和病因來選擇方法。最普遍採用

禁食助胃腸減壓,其次是靜脈輸液補充電介質,糾正酸中毒,預防治療低血壓,維持循環穩定,防治休克。如要動手術,最常用的是壞死組織清除加引流術,而慢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反覆發作造成的一種慢性破壞疾病。

無論是初次的急性發作,還是慢性胰腺炎的急性發作,都可以預防。預防的主要環節在於注意飲食,不能酗酒,不能吃得太飽、太油膩。已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平時要少食多餐,逐步減少每餐的量,戒油膩和煙酒。一般來說,急性發作以後,須有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禁吃油膩食品,蛋白質的量也要控制,不能太多,一天最多吃一個雞蛋,將蛋黃去掉,然後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我在2007年患上急性胰腺炎的,相信曾患過此病的人非常清楚它的可怕之處:要發作時上腹的痛楚可折射至背部,繼而痛到打滾!我受痛楚影響的話,基本上無法走路,須要兩名家人各扶起一邊肩膊才可勉強走路。若按照上述簡介的病理及癒後調理方法,胰腺炎處急性期的話,只要日後控制飲食和作息,可大大減少復發風險。遺憾世間美食何其多,但凡屬「美味」的食物,均和煎炸、高油、高鹽或口味濃分不開,美食當前我的「抵抗力」自然大減,加上工作關係作息時間完全顛倒,整個身體機能根本無法在適當的時候得到充分休息,所以每年我都會發作一次,每次要住院一個星期,藉禁食和輸液讓胰臟休息,亦因為當時認為自己仍年輕且自我感覺良好,對所謂「戒口」嗤之以鼻,結果年復一年,最後演變成慢性胰腺炎。

慢性與急性真的非常不同,分別在於急性屬突發性,來得快去得快。慢性則不然,簡單如吃了高油炸食物或過度操勞,腹痛便隨之而來,那種痛楚既非劇烈,但很易令人感到煩躁。去年中我曾因慢性胰腺炎而停工休養四個多月,其後在澳門的醫院做電腦斷層掃描(C.T)時發現胰臟位置有兩顆拇指般大的水囊。醫生解釋,這是胰腺實質壞死,壞死組織液化後,被纖維組織包圍形成假囊腫,本已排期透過外科手術切除,最終因為我和家人未能在採用的手術方式上與醫院達成共識,才轉到香港求醫。

在港住院時再次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水囊已合併成一個,單看圖像,直徑已超過14厘米,像一個菠蘿包般大,胃也被壓扁了!難怪當時我什麼都吃不下,肚子卻日漸漲大!結果醫生們提出了三個治療方法:1.傳統手術,在腹腔開刀、深入胰臟,直接放管引流,但對身體將造成極大創傷;2.微創手術,在肚子開洞放入導管引流,不過我身體外部將要掛著引流袋三星期,且容易細菌感染;最後是用胃鏡在胃壁尋找到與水囊最貼近的位置後,開洞放入兩條細細的、俗稱「豬尾管」的導管,藉此刺穿水囊,讓囊裡液體透過「豬尾管」流入胃部,再經小便排出體外。

作為患者,我當然選擇第三個方式,即使醫生們已表明過去他們用此方式進行外科手術的經驗較少,不過考慮到這個做法對我身體的損害也是最低,故此我毫不猶豫選擇了。

完成手術後的晚上,原本依附著我的大肚子明顯消失,整個人即時輕鬆多了!那種令人易怒的痛感更消失得無影無蹤。手術後至今已超過半年,現時為止沒任何復發徵兆。為了不再讓胰腺炎重臨,基本上我奉行少食多餐的宗旨,避免讓胰臟有過重負擔。另一方面,現在只要記起復發的痛感時我便會毛骨悚然,為了不受折磨,乖乖地戒口是我唯一出路,從而逐步追求無病痛的自由,讓自己過上開心、正面的每一天。(6)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胰腺炎患者飲食宜清淡,醃製或速食較難消化,少食為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