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公佈清平戲院活化及利用方案,清平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將承擔戲院建築、室內工程及購買設備,預算不少於2千萬元;文化局則負責考古修復文物和提供設計方案,預計投入費用不少於500萬元,當局有關費用將在日後租用場地時抵償。
文化局公佈清平戲院活化及利用方案,文化局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表示,當局正邀請學者搜集有關清平及粵劇文化的資料及圖片 ,修後具價值的木器及拆除危險的結構。清平戲院將保留戲院的舊貌,並打造成粵劇曲藝演出和培訓的中心,以及成為文化創意活動以及公共休憩空間。
張鵲橋表示,文化局將負責清平戲院的考古修復文物以及提供設計方案,「粗略估計投入成本不少於500萬」,當局所投入的成本將於日後租用場地時抵償。清平文化中心有限公司負責人關偉霖則表示,清平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將負責,戲院建築及室內工程承建、戲院的設備購買等等,「暫時未有詳細的估算,但是兩三千萬就少不得了」。
清平戲院約同治十四年(1875年)興建完成,是本澳當時唯一的粵劇戲院。 20世紀20年代增添電影設備,至50年代進行大規模的結構改動後,成為了現時的規模及樣貌。40至60年代是清平戲院的全盛時期,多位名伶如白雪仙、鳯凰女等曾一度在此演出。戲院至80年代逐漸式微,終至1992年結業,其後淪為倉庫及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