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生涯》觀後感

戲游花間 藝文爛鬼樓

文:La vie

網址:https://aamacau.com/?p=5704

時間:2013年12月5日 10:10

演出日期:2013-10-19/星期六/晚上8時/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

這場音樂會由澳門樂團與韓國室內樂團演奏,曲目是理查·施特勞斯的《最後的四首歌》、《英雄生涯交響詩》,整場演出約一個半小時。

首先演奏的是《最後的四首歌》,由女高音艾米.米高妮演唱。《最後的四首歌》分別由《春天》、《九月》、《入睡》、《日落》所組成,這是施特勞斯在逝世的前一年(1948年)在瑞士所寫的女高音與管弦樂隊的作品。這位女高音的音量並沒有我預期的那麼大,不過看她唱的非常輕鬆。4首歌,用了4種不同的感情去演唱,但可能由於兩個樂團合作的關係,個人感覺有那麼一點點把獨唱者的聲音給蓋住了,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女高音的發揮,在高音的時候,依舊可以聽到她所發出圓滑的聲音,可以感覺到她是發自內心的歌唱,還有歌唱時內心的感情,整個就融入在歌曲裡面,《最後的四首歌》堪稱晚期浪漫派德奧藝術歌曲的《天鵝之歌》。

中場休息過後,為我們演奏的是施特勞斯為樂隊而作的交響詩:《英雄生涯》作品40 (1898)。這首交響詩作於1898年12月,幾個月後,由作曲家指揮首演,有人說《英雄生涯》是描繪作曲家本人,但施特勞斯指出這個作品引用的『不是一個單一的史詩或歷史人物,而是一個更普通和有著自由理想的偉大男性英雄』,這首交響詩分為6個部分:分別是《英雄》、《英雄的對手》、《英雄的伴侶》、《英雄的戰鬥》、《英雄的和平努力》、《英雄的榮休和功德圓滿》。

作品的開頭有著廣闊的音域,給人一種英雄就在我們的眼前的氣勢,隨後的音樂主題逐漸喚起人們認識英雄更加內在和敏感的一面;《英雄的對手》用刺耳短促的木管樂器來描繪小人和惡毒的人對任何事物的抱怨和詛咒,而大號低沉的聲音給人一種緊張的感覺;隨後的《英雄的伴侶》,以小提琴優美的聲音來刻劃妻子的情緒,小提琴的獨奏使這部分達到了最高潮,從開心到悲傷,繼而到最後的幸福。《英雄的戰鬥》一開始使用了銅管樂器,給人一種戰鬥的動機,我們聽到的是各種不協和的音程和野蠻的噪音;《英雄的和平努力》是描述英雄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家園,有人說作曲家是以自己為藍本;最後,《英雄的榮休和功德圓滿》這樂曲講述了這位英雄戰勝種種困難,最後過著幸福的日子,由英國管奏出令人懷念的田園風格的獨奏樂段,表達了英雄渴望回歸大自然,重回寧靜的日子,不想再有戰爭的心情,我們都以為應該會是溫和平靜的結束,結果卻讓人意外,整首曲子竟然是以洶湧澎湃的銅管及木管樂器和絃作結。

施特勞斯將音樂形象具體到場景敘述,更接近於凡人,讓人們有一種親臨戰爭的經歷。

donation-ad
英雄生涯—澳門樂團與韓國室內樂團(摘自文化局網頁)

英雄生涯—澳門樂團與韓國室內樂團(摘自文化局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