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二十年的澳門環境劇場

接到主編阿忠(莫兆忠先生)出版《慢走‧澳門 :環境劇場二十年》的採訪及校對工作的時候,不得不承認的是,「環境劇場」──這個近年在各形式節慶的宣傳刊物上頻繁出現的詞,於我其實並不熟悉,却已瑯瑯上口。通過環境劇場各個崗位的被訪者口述及對答碰撞的過程中,這個模糊的概念愈見立體,回顧這二十年,並不全然是集體的緬懷,至少那不是我與它的共同回憶,然而活在這些事發經過的環境當中,走過演出的空間,舞台就是生活的角落,環境劇場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545869_591811897532578_1858604030_n

大概是因為我和鄭冬各自擁有了喜歡聽和說老故事的性格,計劃裡第一個與她的訪問在何東圖書館已坐至整整四個小時。鄭冬曾多次擔任環境劇場作品的監製及統籌, 二十年的事她是歷歷在目,環境劇場的安排涉及繁複的行政手續及協調的能耐,愛探索的性格,使她在劇場裡享受着「遊蕩」的過程,訪問裡她說,在澳門的街頭她常常駐足某個地方,想像戲劇在那裡發生的可能;不少人認為,石頭公社是澳門環境劇場的先驅,作品《拾遺記》、《聽風的卡夫卡》等令人印象深刻,創辦人李銳俊却說,起初的她們是如此純粹地為發聲而投入,在城市的某個空間,因為想舞,不經意產生了後續的火花,接續也輾轉到了「石仔」這一代;澳門(城市)藝穗節的主要負責人許國權(大鳥)說起多年在藝穗旗下的環境劇場,記起的除了演員及創作人的勞心勞力以外,對每個曾配合場景最自然不過的因素,也存有感激;曉角劇社創辦人鄭繼生無法忘記演出中社員的配合及投入,從事戲劇創作三十年以後,心裡還是不斷冒起劇場創作的念頭,現正等待時機的到來;莫兆忠在介紹他的環境劇場創作的部份固然吸引,我記得的還有他說童年搬家時,回頭看到遺留在舊家的玩具劍,令他第一次感受到甚麼是「失去」,或許以至他後來總想為城市、為劇場盡力去留下一些不該忘記的片段。還有鄺華歡、何嘉偉、郭瑞萍、盧頌寧、莫倩婷以及諸位問卷採訪的人物,劇場界熟悉的名字,一下子以書作為連結,以「環境劇場」一詞群組成一個整體,在書被塑造的時候,似乎在告訴你,再短暫不過的演出,當有了重量以後,就不只是暫時。

當然在訪問中難免遇上這些親歷的人淊淊不絕有「往事只能回味」之態,裡面窩藏他們不能與別人盡言的故事,可是像我這樣碰上機會,再「遇見」二十年環境劇場創作的人察覺到,這個「彷彿」已成記錄裡特定的詞彙,其實處在變動之間,我們多年至今希望為它尋求準確的描點,同時它也成了時間的參照物,連結着眼前人的看法和成長、各自的際遇與偶發的疏離聚合。現在彙合成書的筆錄和圖像,經三十位台港澳的劇評人、劇場人的述說,時代和環境的變遷以後,我們更像站在這面鏡子前,端詳當年許許多多「純粹」與「無意」的輪廓,更重要的是它在當下的劇場裡投下的影子。

1383507_591812280865873_1006062674_n

與《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一書出版同期進行的,是於11月2日在南灣舊法院開幕的 「行街睇戲──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文件展」,展覽為期十五天,展品來自各藝團及個人的珍藏,並以專題播放歷年演出的錄像。設計師以「括號」作為展覽的視覺形象,喻意大大小小的作品像篇目般嵌套當中,內裡的留白處讓恰好出現在身邊的事物介入其中,這狀態正如環境劇場的本身。 對於我只是半個協助佈展的人來說,把所有展品自搜集、整理至展示,策劃和設計人員所花的精神和力氣確實不少,眼見多項工作集於一身的工作人員把相片一一貼至現在的位置,空蕩的展場開始有了人與時間裡的氣息,當所有照片、場刊、手稿、道具、偶發物件、音樂記錄等展品,細細碎碎地拼合成展覽的主體,有關「環境劇場」可能佚失的記憶終變得實在、具體一點。

965661_609487362422915_2108007170_o

出版及展覽的初衷,或者純屬源自一種意願,提醒它的存在曾經在劇場人的生命中,擔當過何其重要的位置,而他們又曾經那麼忘我奮身地投入過;然而,當它以時間為主軸壓縮成書本及展覽空間以後,給予觀者和讀者的,在於回顧,也在於思考,澳門「環境劇場」反映的是城市藝術文化狀況的其一面向,它直接來自環境,二十年來承載起城市發展及文化政策方針的轉變,2013年的今天,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來延續?或是該有徹底的改變?

展覽名稱:「行街睇戲──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文件展
展覽地點:南灣舊法院
展覽時間:2013.11.2—16    10:00-19:00

*照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訂閱每月紙本

1455120_591811947532573_1847194078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