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音樂回鄉之旅──把區神父的音樂作品送回葡萄牙

這個8月,澳門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老師及學生,將聯同嚶鳴合唱團成員,一行六十人,遠赴葡國舉行三場音樂會,這是澳門不常有的非官方大型音樂團隊前往葡國演出交流,而此行最具意義的,是他們還肩負了一項特別任務,要前往葡屬亞速爾群島舉行音樂會,因為那裡是他們所敬愛的學院創辦人區師達神父的家鄉。

聖若瑟修院修生樂隊 區神父為樂隊編曲

聖若瑟修院修生樂隊 區神父為樂隊編曲

在美麗街學院舊址的 院長辦公室

在美麗街學院舊址的 院長辦公室

1931年區神父就來了澳門,當時只有14歲,入讀聖若瑟修院,此後一直在澳門從事神職工作,1951年赴葡國里斯本國立音樂學院深造,1958年自里斯本學成音樂再回澳後,開始大力推動澳門音樂教育,1959年成立複音合唱團,在港澳定期舉辦音樂會。1962年設立音樂學院後,更在1983年創立澳門室樂團(即今澳門樂團前身),推動澳門音樂發展。這麼多年,區神父不時把回鄉的事掛在嘴邊,常說什麼時候就要回去走走。「我還記得他辦公桌後面的牆壁上,就掛了家鄉亞速爾群島的相片。」 該院音樂名譽顧問林敏柔博士說,可見神父對家鄉始終惦念着。這次學院的師生們要把這位82年前來到澳門的神父所寫的音樂,千里迢迢地送回大西洋彼岸,重新在神父的故鄉奏起。這是一次深具歴史意義的東西文化之旅,當中所經歷的時間跨度接近一個世紀。

學院師生將分別在里斯本、區神父出生地Pico島及教區核心地Angra島上演出,同時亦會在花地瑪的聖母聖殿彌撒中獻唱。這將是家鄉的人們首次欣賞到區神父的作品。當他們聽到《澳門景色》時,或許可以感受到神父年輕時在三巴仔街的修院內預備哲學考試,以及快樂地觀看從青洲到媽閣的龍舟比賽,通過音樂想像神父澳門生活的情景。

謝主曲手稿-1

謝主曲手稿-1

澳門景色手稿-2

澳門景色手稿-2

中西音樂融合的樂曲特色

因緣際會,林敏柔博士在年輕時認識區神父,神父經常邀請她來澳門演奏及教學,她十分敬重神父的音樂才華和教育理念。在1993年區神父逝世後,教區委托她重新整理區神父的作品,包括鋼琴、聲樂及合唱曲。2001年先出版全部鋼琴作品集並舉行音樂會,2002年出版了CD,2003年出版聲樂集,人們這才得以完整地領略神父的才華。今年1月,學院聯同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嚶鳴合唱團及聖多瑪斯合唱團,在玫瑰堂合作演出區神父的大型宗教管弦樂合唱作品《謝主曲》,該作品才首次得以完整呈現,作為對區神父逝世二十周年的紀念。

區神父是澳門首位深具西方音樂背景,作品同時包含對中國音樂的大量研究,並把不同的中西音樂特質融合在作品內的作曲家。除宗教樂曲外,更有描寫澳門風貌的作品, 如為人所稱頌的《澳門景色》,區神父說這是他創作的「新起點」,還有適合不同年齡學生彈奏的《小妹妹舞曲》,《紅豆詞》為區神父對劉雪庵以《紅樓夢》詩詞所譜寫的獨唱曲的喜愛而改編成的合唱曲,曲中傾注了他對中國五聲音階的研究心得,鋼琴曲《離恨》亦是由此而寫成,其中更有模仿中國古箏的樂音。

1973年複音合唱團、復民合唱團、蔡高中學合唱團、慈幼銀樂隊及自組臨時樂隊於商業中學禮堂聯合演出

1973年複音合唱團、復民合唱團、蔡高中學合唱團、慈幼銀樂隊及自組臨時樂隊於商業中學禮堂聯合演出

60年代音樂會前講話

60年代音樂會前講話

學院面向本地市民

1962年的澳門並沒有正式演出場地(永樂戲院在1952年建成,但以上映中國電影和進行國慶活動為主,公教大會堂則建於1971年),各種演出和展覽也都稀缺,當時剛在里斯本國立音樂學院以最高榮譽修畢作曲的區神父,沒有選擇留在葡國,而是繼續發揚西方傳教士的優良傳統,要把畢生所學傳播到這個文化匱乏的東方小城。區神父回澳後先於1959年成立『複音合唱團』,再向教會申辦創立「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這是澳門第一家正統音樂學院,那一年,區神父45歲。

梁鋕珉老師是學院創辦初期的學生,她還記得學校最早設在近西街(即今日美麗街)公教中心的二樓,即以往聖保祿書局的樓上,梁老師說區神父辦學初期相當艱苦,師資和學生都不多,負責教學的還有許天德神父,還有一對葡國老師賈西亞夫婦教授鋼琴及樂理。當時西方音樂教育多以面向葡人為主,中國家庭少有機會接觸,因此區神父創辦學院時,特別希望能吸引中國家庭的小孩,他在中文報章刊登廣告,設定學費每月二十元,不希望為家長帶來負擔。

複音合唱團假商業學校舉行演唱會60 年代

複音合唱團假商業學校舉行演唱會60 年代

學院精神始終如一

學院承辦至今,一直保持區神父的辦學初衷以面向澳門人為主。因校址不大及資源有限,教學一直維持在所能承受的規模內,雖然現今學琴人數大增,但學院收生只在150人左右,要有學生離開才會有收新生的名額,因此每年考入不易,現有教師13名,多是學成歸來的校友。學院內學習氣氛濃郁,除樂器外,按各階別學生分別要上音感課、視唱練耳、樂理和音樂史等課程,這亦是秉承了區神父的教學理念,要建立一家正統的音樂學校,要演奏與理論並重,給學生們全面的音樂薰陶,關注全人發展,讓學生們真正愛上音樂,不要讓競爭掩蓋學習。校內亦建立不少優邑峞A每學年皆會舉辦音樂會、工作坊、大師班等,離校的校友即使不從事音樂工作也會回學院舉行校友音樂會,交流對音樂的愛好,學院更着重培養的,是讓音樂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而這份對音樂的愛,即使在離開學院後仍然持續。

採訪完後,筆者仍沉醉在學院老師那春風化雨的溫暖氣息內,不禁想到,學院成立的這五十一年,見證了澳門音樂的從無到有,今天,除學音樂的小孩無數,音樂演出也是多不勝數,音樂應該是澳門各類型藝術活動中發展最為蓬勃和普及程度最高的,政府所投放的資源亦比以往多出許多,然而音樂發展似乎愈趨精英主義及功利化,社會上除熱衷於進行各種音樂比賽外,資源也多集中於對資優生及精英樂團的培養,使得不少學生和家長以一種競爭攀比之心來對待音樂,似乎少了一份把音樂作為靈性修養的提倡和重視。現在的社會雖然富裕了,但在精神層面上看來,却沒有比區神父的年代進步多少。

受訪者包括: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音樂名譽顧問林敏柔博士、譚敏敏老師、李慧芬老師、梁鋕珉老師及梁德貞老師。

相片提供: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

donation-ad
區神父肖像,拍攝年份不詳

區神父肖像,拍攝年份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