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起步中,請給力!

『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在今年將進行連串推動藝評寫作的活動,統稱為「升評運動2013」,首先舉辦劇評研習班、及時短評計劃等,4月14日進行了上、下午一共兩場澳門、香港、台北、廣州四地的「劇評空間研討會」。

上午場由本地藝評的平面與網上媒體主講,包括:澳門日報【文化演藝版】、華僑報【藝術評口】、論盡媒體【藝文爛鬼樓】、Facebook專頁【不是劇評】,以及主辦單位『劇場文化學會』所出版的【劇場閱讀】,由各單位的前編輯或現任負責人來到現場,對經營現況及理念進行簡報,這是一次難得的本地藝評媒體的整合展示,同時使澳門與外地劇場評論機構/平台之間有直接交流的機會,也讓現場公眾從中對藝評現況及推動困難有更深入的了解。

事實上作為這次研討會主場的澳門,我們的藝評環境,在資源不到位、藝文不普及的狀況下,無疑是四地中最弱的,然而在一些民間單位有心人士的大力推動下,多年下來也開拓了一些藝評空間,甚至竟然還有在港台幾乎已不存在的平面媒體如報章藝評空間。

在狹逢生存下所面對的各種困難,包括資源、稿源、讀者群的缺乏等,尤其在藝術教育嚴重欠缺的大環境中,本地藝評像是斷了鏈的孤獨存在,結構性的缺失使它總像處於飄流狀態,除了某些敏感話題會引來小圈子的小關注外,不會再有更多注視了,這個狀況尤其當主持人莫兆忠介紹本地過去十數年曾出現過的無論存在與消失都無人知曉的劇評刊物時可以清晰看到。關於藝評,我們的城市彷彿永遠在起步。而研討會,就像是一次的再提醒,藝評是一個地方藝術發展的記錄、整理、分析、研究、傳播和教育,是推動一個地方藝術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呈現更多有關「藝評」寫作與推動問題,對本地藝評發展引來更多思考的部分,是在下午的台、港與廣州三地的研討會之上。

升評運動2013主題

升評運動2013主題

調動與集中評論力量

在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全力支持下,於2011年9月創立了【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紀慧玲說這個網上的虛擬平台幸運地沒有經營壓力,也不需要擔心爭取資源的問題,雖然由官方的資源支持,言論上也完全自主獨立,這個平台是台灣目前最重要的演藝評論空間,聚集了最主要的演藝評論力量,持續推出具份量的文章,目前羅致的作者有40多位,由於台灣藝術院校發達的狀況,所以大部份作者都有其不同的學術背景,一星期刊出約10篇的評論文章,除此之外,投稿也相當踴躍,所論述的涉及全台灣本地與外來演出。

對於一個評論台是否需要展示某種主流意識,或者一個清晰的社會位置來形成該台的評論風格,以產生某種影響力,紀慧玲覺得作者可以發展出個人的論述方向,對所關注的議題進行表達,發展個人的言論風格,但作為評論台本身並不會經營特定的意識形態,在言論上維持獨立自主。

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紀慧玲

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紀慧玲

推動藝評教育、整理與出版演藝書籍

已成立二十年的「IATC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工作與其他藝評機構最為不同的地方,是在藝評教育與寫作方面進行了大量推動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同時肩負起記錄和整理香港演藝歷史的重任,每年皆出版《戲劇年鑑》作為當年演藝資料的整存與累積,同時亦主導戲劇出版,至今已出版了超過100本劇場書籍。

協會經理陳國慧介紹,除「藝評啟動計劃」外(一個結合課程、網上平台「藝PO」和頒奬等不同階段,以鼓勵年青人寫作的計劃),2011年還開始進行「高中生藝評計劃(發展平台)」,配合香港教育改革的進行,通過藝評教育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的能力,尤其在藝術觀賞上能有自己的觀點,藝評教育的目標不在於要訓練所有學生成為「藝評人」,因此要求學生在看演出後的寫作練習不要當成「功課」去做,而是要大膽寫出自己的觀感和想法。

藝評對於一個地方藝文發展的重要性已經無庸置疑,那麼除了在平面或網上媒體的發表以外,還有什麼其他媒介與方法可以進行這種基礎傳播?

演前導賞

陳國慧提到香港的劇院好像很不習慣推行「演前導賞」,這讓紀慧玲馬上接口說到台北國家劇院的「演前導賞」安排,她覺得這事對主辦機構來說沒有難度,國家劇院堅持做了很長時間,這不需要對節目進行評論,只需要對演出比較熟悉的講者進行公眾教育就行了。一開始參與者不多是正常的,需要堅持做下去使它成為一個觀演習慣,這是一個劇院的責任,現在幾年下來,很多觀眾都已知道有這個安排,只要上演不太熟悉的節目類型,一般觀眾都會知道提早半小時到現場就會有節目的介紹,現在已變成台北觀眾的入場習慣了。

電台作為傳播藝評媒體

陳國慧提到IATC從2005年開始,在香港電台第二台逢周六有1小時的網上評論,名為「演藝風流」,是就那一周的演出來進行評論的,為公眾進行空氣中的導賞。澳門其實也曾有談論劇場演出的電台節目,還會邀請劇場人士上電台訪談,但這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什麼人來讀?讀到什麼?

此外,在座的牯嶺街小劇場藝術總監姚立群提出藝評對象的問題,需要推動者更全面地思考要讓什麼人看到這些文字,尤其在印刷成本高漲、篇幅有限的現實之下,每次的印刷出版讓他更迫切地去思考什麼才是想讓大眾讀到的內容與訊息。這應該也是對時常敲打鍵盤的寫作人不要有一點多餘廢話的提醒與自我要求。

投入資源,養活一群藝評人之重要

在有關藝評的狀況介紹後,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地方要意識到投入資源,養活一群藝評人之重要。紀慧玲最後特別提出了這一點,如果一個地方能給出相當的資源(譬如說一個像「蘋果」那樣有財力的媒體),以足夠合理的稿費養起一群專職藝評人,讓他們有獨立的空間去專注寫作,這將對整個地方藝評以至於藝文生態都會帶來很大影響,藝評在社會上的位置也會大有不同,同時還可以調動起地方的藝術調查、研究,為地區累積論述,逐漸建立起地方的藝術系統。目下距離這個目標,我們還有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不是因為資源不足,而是對藝評的認知太薄弱與狹窄,以至於沒有藝術節音樂節藝穗節,藝評的存在也好像失焦,創作者與主辦機構肯定是最有需要的一群,但除此以外,藝評對於他所真正應該服務的大部份公眾來說,跟火星上的花朵無異。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藝評起步(相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藝評起步(相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藝評起步(相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藝評起步(相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藝評起步(相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藝評起步(相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