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城演義 - 花樣市集下的眾生

2012-02-24 社區活化---五街重整怎麼做? 專題報道

文:李凱欣

網址:https://aamacau.com/?p=604

時間:2012年02月24日 9:09

市集對於城市的意義

舊區的花樣年華,大隱隱於市,隱存於露天市集之中,與社區歷史及人文脈絡盤踞而生,榮辱共存。其中新橋區的五街市集,擁有緊密且微妙的社區網絡,以及鮮活的生活面貌等為人所忽視,卻彌足珍貴的社區無形資產。

想了解一個城市的地區文化,有兩個地方很值得一遊的,就是市集及墓園,這兩個地方,都是對一個城市發展意義非凡的公共場所,可以看到是那個社會是如何看待生死觀同藝術文化。市集最原始的更原始的功能就是交換貨物,在超級市場及大型商場出現以前,露天市集是普羅大眾主要的購物場所,反映了一個城市衣食住行的生活模式,可謂保留了最鮮活的街道文化。

露天市集,作為一種重要的城市公共場所,其文化價值一直都是被低估的。城市,的市,其中的市,便指市集。可見市集在城市的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市集是一種古老的交易模式,和古希臘的城邦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商人把貨物運送到固定場所,就地擺賣,這個地點,就是市集。市集誔生於古希臘,在從前人口集中,資訊及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地方性的交易便相繼市集出現。可以說市集是形成城市的重要起源之一。市集除了有交易的功能外,同時還是討論政治,以及分享意見、消息的場所,多元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更多不同的選擇及土釀。

市集的形態及特色

究竟,市集如何構組而成的呢? 攤販,是市集最基本的構成單元,而這個單元的組成通常都很簡單,由最簡便,經濟及耐用的物件構組而成:一把遮陽傘,支撐柱及一個平台,便組成一個可摺合式的臨時性建築。而由於空間局限,堆叠放置更多的貨物,貨物也是一種元素, 甚至成為一部份。物層次感豐富的視覺元素。

然後,一個挨接著一個的檔攤,像一個個充滿生命力的細胞。這些層層叠叠的色彩斑爛的遮陽傘,不單止支撐起生常所需的社區空間,更成就了一個個巨大、複雜而有機的建築,充滿無限的靈活性及可能性。和街道的共生並存,彷如蔓藤

一樣,按著自身的經驗法則以及環境邏緝,向著有光氧的的地方蜿蜓擴展。除此以外,這些唇齒相依的攤販,亂中有序,形成了尺度狹小,而且既私且公的街道空間

 

每個檔攤,也好像一個獨立的生命體,基於所售賣的貨物的不同,及空間局限,經營者基於自己需要,如何巧妙地地運用超小型營業空間,靈活而變通的處理他們的貨品,為了吸引顧客的眼球,更是他們的基本生存策略。一些菜販認為貨物的擺放都是一種藝術:例如為了方便顧客,一般都會把「有得揀」的瓜菜放在菜檔前沿;檔攤採用了傳統紅白藍的帳蓬,其中一個原因是配合翠綠的瓜菜,把檔攤的顏色襯得鮮豔一點。貨物的價錢會以紅字寫標示,務求簡單醒目,即便目不識丁的人也能夠容易理解。

又例如,位處聖家學校對開的豆腐花檔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地處人流暢旺的義

字街及羅白沙街十字路口。據檔主說,每朝5點就開始預備一天的工作,豆腐花檔由早上8時開始營業,所擺賣的包括我們熟悉的豆腐花、豆漿、咸甜煎堆、雞屎藤餅以及顏色斑斕的砵仔糕等價廉物美的傳統甜食。層層叠叠的帳蓬也是這個豆腐花檔的特色之一,看似複雜的頂部結構是由一把大遮陽傘及數塊布搭建而組成。據檔主所說,每朝早首先架起的是遮陽傘,待到太陽較為猛烈就會掛起布塊,以避免陽光曬壞貨物。除此以外,檔主會用木板架起一個小小的地台,讓自己工作的空間起來較為舒服。可見,市集擺放的方式也處處顯現出檔主的智慧及心思。

新橋五街市集的故事

新橋五街市集,是一個泛稱,正式名稱為「義字街小販認可區」,是本澳現存最大規模的露天市集,有持牌攤販約230個,商舖約300間。而五街市集的五街分別是:羅白沙街、道咩卑利士街、群隊街、盧九街和義字街,在這五條街之間,就形成了一個露天市集與商舖,民居混合,高度密集的商住社區。估計約有約100年歷史,大約形成於1905年前後,1864年至1905年之間,這塊土地做過賭場、豬仔館、夜市等。事實上,新橋的露天市集,一開始並不在五街,而是在渡船街一帶,後來又搬到大興街附近,又回到渡船街,再去到提督馬路、道咩卑利士里,即今日五街市集一帶,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紅街市建成後,一部分攤販遷入紅街市內,而另一部分則在五街繼續經營,形成一個互相依存的、大面積的「市場區」,市集位置也穩定下來。1987年政府正式將五街市集訂為「義字街小販認可區」,露天市集的法律地位,得以確立。踏入二十世紀之後,這五條街漸發展起來,變成城市地區,當初的墳墓與邊緣行業的痕跡都消失了,只有義字街一個街名,留下一個「義」字,說明它曾經是個義塚。

 

市集之所以能在新橋區內形成和生存,有很多原因,首先,正如前文述,葡人佔領新橋不久,已有群隊街的存在,為甚麼呢?根據地圖記載,群隊街當時就在岸邊,也就是說,市集形成的初期,還是非常接近水域,商人可輕易透過水路獲得各種鮮活食品,直到紅街市興建的初期,設計依然是考慮到水路取貨的便利。及後由於城市發展,不斷填海使市集漸漸遠離岸邊,加上檢疫制度確立,市集己沒有水路運輸的優勢,但由於新橋區人口眾多,在消費者眾多的支撐下,使市集這種庶民式的商業活動,依然能夠保持活力,直到今天。

 

澳門市集文化及模式及價值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在本澳各區的露天市集攤販紛紛被安置到街市大樓之後,大規模的露天擺賣,在澳門已經逐漸消失,新橋五街市集成為這種古老商業模式的見証。甚而,市集,有時更彷如舊區的一個縮影,當整個社會追求一種標准化及高效率的模式成為一種趨勢,這些劃一的標准又是否合符所需,甚而,人與人之間的緊密會否被磨蝕呢? 當中更會否代表一種社會價值規範化,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