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有若無文創政策

澳門文藝圈的「尷尬」一直有很多,例如:在門口賣票那位隨時可能是個導演,正確點說,是集導演、演員、道具、場務、行政、票務於一身,總之「一腳踢」。另一例可能就像本地文化評論人李展鵬所說的,頗長一段時間,他要想如何向外地朋友解釋在漂亮的世遺外殼下、在藝術節高朋滿座的熱鬧情景之下,「為何澳門算不上有文化政策?」,這些正正顯示澳門文創正是處於「百廢待興」的尷尬處境。

無論與視覺藝術或表演藝術的朋友傾談,都會發現本地「藝術行政」人員奇缺,要擁有對藝術評賞、策展的專門知識,有行銷技巧和網絡,為藝團拉贊助,為畫家尋找潛在買家,開拓海外市場。藝術工作者埋首創作,在外地會有藝術行政人員或專業畫廊分擔市場銷售和推廣的工作。由業餘性質變成一個產業,這樣的專業分工必不可少。

長期在台灣、內地發展的本地水墨意象畫家吳少英坦言,藝術工作者「不食人間煙火」的錯覺應扭轉過來,作品同時也是商品,你要知道如何接觸市場,與市場掛鈎,最後成功進入市場,從事創作的人應怎樣經營自己?即使將平面設計轉化成商品,不熟悉市場運作的設計人很容易碰釘,例如台灣的文創機構有專人為藝術工作者提供專業意見,尋找廠商、設定產品的市場定位和銷售網絡,這些都是眼前澳門較缺乏的。她認為,文化局可考慮在外地吸納這類專才,幫助本地藝術工作者發展和成長,為他們指引方向,再來就是培養本地人接班。當然,回歸到根本是,這些專業畫廊、策展人都只是從旁輔助,即使如何高超的銷售和市場操作,關鍵仍是作品要有足夠的感染力。

從藝術行政人員的缺乏,另一方面折射出以往澳門的文化政策確實「無譜」。「澳門整個文化創作缺乏甚麼人才?哪些藝術領域有潛質可大力發展?我們現在根本看不到有何數據支持」李展鵬以文化評論人身份被委任進入文化產業委員會,0九年為《澳門藍皮書》撰文探討澳門文化事業發展時,李展鵬也曾為澳門文化研究數據的貧乏大傷腦筋。澳門的發行書號總數只能找到0三年,對於演出場數和入場觀眾數目,也多是依賴民間統計,更枉論會有觀眾的年齡、收入分佈等其他資料。「現在政府辦文創旗艦店,以視覺設計類先行先試 ,但為何是賣產品行先?那做劇場的呢?寫書出版的人呢?為何他們就不行?澳門有多少人現正從事這類工作?」如果沒有前瞻性的發展規劃,沒有對澳門現狀的足夠檢視,未來的文創產業的發展重點將會是由誰來定奪?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