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你是丟到垃圾桶嗎?──澳門網民處理電子垃圾的調查

043 教育大一統 紙本月刊

文:大蔥

網址:https://aamacau.com/?p=35426

時間:2016年11月15日 11:11

澳門每年產生近七千噸電子廢物,隨著電器和電子設備日益普及,電子廢物只會愈來愈多。電子垃圾,包括了被廢棄不用的電器和電子產品。電子廢棄物在焚化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造成空氣污染;並產生大量飛灰和爐渣,增加堆填壓力,對環境的污染相當嚴重。

我們製作了關於澳門居民如何處理電子垃圾的網上問卷,就日常消費習慣、處理閒置電子電器產品的習慣、回收的知識以及環保觀念做了調查,希望調查結果有助於決策者們參考,並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此次調查,我們共收到了200多個回覆,參於調查的居民中,有超過六成是女性,年齡絕大部分是20到40歲的青年,20歲以下的年青人佔了一成,40至60歲的中年佔了不到一成,超過60歲人老年人並沒有參與調查。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0-24-%e4%b8%8b%e5%8d%882-52-22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0-24-%e4%b8%8b%e5%8d%882-52-37

 

消費習慣

在過去一年,超過六成人都有添置家用電器產品,絕大部分都是日常家電,如洗衣機、電視機、煮食器具、抽濕機等。添置電子產品的比例要更高,在過去一年,近八成人都有買新的電子產品,這當中,又以手機壓倒性勝出。

在調查結果中,超過一半的人擁有二台或以上手機,而剩下四成五人只有一台或以下。更換手機的週期,最多人(超過四成)二至三年更換一台新的,而使用年數在三年或以上的人只佔了二成左右。

至於平板電腦,則極少人會擁有多於三台,大部分人(76%)都只有一台或沒有。平板電腦的使用年限多數會兩年以上,也有一成五的人用到五年或以上。

顯然,手機已經成為澳門市民十分依賴,且更新速度最快的電子商品。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0-24-%e4%b8%8b%e5%8d%882-52-52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0-24-%e4%b8%8b%e5%8d%882-53-28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0-24-%e4%b8%8b%e5%8d%882-53-43

 

處理電子垃圾習慣

1.處理閒置電器的習慣

最多人(53.8%)選擇了「一直放着,不知如何處理」,其次是「因為修理唔到,只好丟掉」,接下來的是「贈送給有需要的親友」,也有超過二成人直接丟到垃圾桶。有幾位調查者還增加了一些處理方式,例如「因為二手商鋪不收,直接丟到垃圾桶」,「在台灣我都找有專門回收家電產品的回收商」,「分解佢,留返有用嘅等鋪塵」。

2.處理閒置電子產品的習慣

更多人(56.3%)選擇了「一直放着,不知如何處理」,接下來是「轉贈親友」、「作為舊物珍藏」、「賣給二手商鋪」,直接丟到垃圾桶的人比較少,但也有8.7%的人選擇了這一項。很多人都補充了一個選項,就是「仲未壞時候去大陸放」。

3.處理廢棄充電電池的習慣

在這項調查里,有多達七成以上的人直接丟到垃圾桶,也有一成人放着不知處理。有一位調查者分享台灣經驗一一「在台灣便利商店都有廢電池回收桶」。而七成以上的人並不知道環境保護局在本澳設置的電池回收點。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0-24-%e4%b8%8b%e5%8d%882-53-56

 

居民環保意識

對於閒置的電子電器產品,居民普遍認為直接丟到垃圾桶是不合適的,只有6個人認為合理。「贈送給有需要的親友」,「捐贈給慈善機構」,對於處理還有使用價值的電子電器產品,顯然是符合資源效益的處理方式,一半的人都認同;「交還生產商處理」體現污者自付的原則,有一半人認為是合適的處理方式;也有一部分人贊同「賣給二手商鋪」、「作為舊物珍藏」的處理方式;最多人(64.1%)認同的方式是「交給回收商」。

在問題「你覺得怎樣的改變,可以減少居民製造電子廢棄物的意願?」里,「有更多的政府回收點」,「有更多的民間回收機構」,「生產者負責回收舊產品」都得到七成人的認可,;有更多的二手商鋪」,「有更多維修商鋪」則有近二成人認為可以減少電子廢棄物。還有不少人提出建議:

  • 回收舊改成新產品再以低價賣給低收入家庭;
  • 商品質量檢測嚴格一些,政府或民間機構或商業機構不要為了出紀念品就大量生產低價出售或派發的紀念品,例如計數機、電子砰;
  • 由生產者租借而不是販賣,由生產者提供維修和回收機制等;
  • 增加電子消費稅,那麼買前會三思,源頭減廢;
  • 可在超市收銀處設回收盒收集回收處理;
  • 加強環保概念教育/宣傳

對於目前政府最應優先推行的環境政策,有最多人(27.8%)選擇了「在每一棟大廈設置充電電池回收箱」;其次是為電子電器產品舉辦類似「回收FUN」之類的活動;「在所有的垃圾站設置大型電器回收箱」和「推動生產者自負(成本可能會轉嫁消費者)」也有得到一成半以上的人支持。還有不少很有誠意的建議:

嚴格監管好現有及將會承辦回收的公司操守及效率,以確保好好對待市民做好分類回收的付出部分。不只一次看過有天承辦公司將3種顏色分類垃圾筒的垃圾倒成一大袋。
由政府自身建立垃圾回收的執行部門。因改變市民先要帶動風氣,帶動風氣涉及宣傳強度和持續時間等問題,而實際執行中的回收分解涉及相關專業的問題,如由民間機構執行,我認為上述問題至少需要經歷換代(五十年以上)才能基本達成。但政府的宣傳方法及效果遠比民間機構的有效,這是由政府執行的其中一個優勢。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0-24-%e4%b8%8b%e5%8d%882-54-09

 

自我的環保反省

「如果有什麼阻礙你回收電子廢棄物,那會是什麼?」

絕大多數人(84.2%)都是因為回收點太少而無法做回收,其次的原因是「別人都不回收,我一個人做沒有用」的無力感,也有三成人因為沒時間和不方便,讓回收變得困難。

至於其他原因,有二十多人填了根本不知道有回收。還有一些較為具體值得參考的原因有:

政府就算做,都係造假,就同回收紙張膠樽一樣,與其這樣,我不如直接丟掉更快捷。
澳門政府不強制回收資源的話,居民根本不會有認真的心思去做。
關於回收的資訊太少:到哪裏回收?什麼可以回收?回收商回收什麼種類等都不太清楚。

「為了減少電子廢棄物,你願意做什麼事?」

有七成的填寫表單的居民都選擇了「把廢棄的充電電池,拿給政府的回收點」,五成左右的人都願意從「源頭減廢」來減少電子廢棄物,例如減少消費,把還有使用價值的產品送給親友或慈善機構;四成多的人願意「推動政府設置更多的電子電器產品回收點」。也有人提出:

澳門沒有甚麼環保概念,大家只會以方便就丟棄,應該大力推廣垃圾分類,隨袋徵收付費。塑膠袋減量。

 

結語

澳門是一個富庶小城,居民們普遍物質豐裕,擁有不少電子電器產品,也不斷會添置新的產品,所以造成源頭減廢的困難。但是參與調查的人士還是有超過五成的人願意從源頭減廢,這些行為包括把還能使用的電子電器產品贈送親友或捐贈慈善機構,因此產品的維修服務十分重要,這又需要更多的民間維修機構,特別是生產商本身提供此類服務十分重要;而慈善機構的接受能力,論盡曾經就民間慈善二手商舖「綠攸坊」訪問過總幹事先生,了解到慈善機構苦於回收舊物的存儲問題。

源頭減廢,這些問題確實應當得到政府的重視。

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環保觀念,對於垃圾問題和分類回收都有所了解,不過因為不太清楚垃圾棄置的正確方式,或者分類回收太不方便而一直放著,甚至直接丟入了垃圾桶,所以大部分人都希望政府可以增加回收點,並加強宣傳。而有心做回收的市民,又對於政府正確處理回收的資源垃圾有疑慮,因為他們都曾經觀察到自己辛苦分類的資源垃圾被倒進普通垃圾的袋子。所以,政府要建立公信力,並增加回收點以及宣傳教育都十分重要。

此外,交給回收商是最多人認可的處理電子垃圾的方式,因為回收商有十分明確的處理方法,這也是為什麼最多人承諾把廢棄的充電電池,拿給政府的回收點的原因。只要將回收的方式和地點明確,並確保市民們的信心,對於減少電子廢棄物一定有幫助。也有人提出,必須有強制性措施才行,例如膠袋徵費、強制資源分類回收,這也是很多成功推行了分類回收的城市的經驗。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