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 僱員援助

全民派錢vs針對性援助
萬五蚊計劃起爭議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在上週三(8日)公佈百億抗疫基金的細節,其中包括直接向合資格的本地僱員予以款項援助,具體以2019年本澳居民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數(2萬元)的25%作為計算基礎,一次性發放3期,合共1.5萬元;針對自由職業者給予一次性款項援助,並可就銀行貸款提供利息補貼;根據企業的運作規模,給予援助款項作支持;「帶津培訓」的涵蓋面,亦會由本地失業人士擴大至本地在職人士。於今年8至12月向全澳居民增發多一次消費補貼(5千元),連同第一期共發放8千元。

但是細節一出,社會對於計劃有不少爭議。當中最大的爭議莫過於為何今次「派錢」不是人人有份。當中對於受疫情影響而失業的人士的援助,當局起初僅稱相關人士可以申請失業津貼,最多發放3個月合共1.35萬元。最終政府於上週六(11日)發放新聞稿,表示受疫情影響而失業的人士仍可獲發1.5萬元援助。另外,社會有部分聲音質疑,為何教師等較少受到疫情影響的行業僱員仍可獲發援助?

事實上,雖然特區政府過往已有不少「派錢」經驗,但今次的「派錢」似乎與過往的現金分享計劃的「人人有份」有所不同,因援助計劃設定了可以受惠的人群(僱員),而未有工作,或有工作但無報稅的人士自然無法受惠,從而引起部分無法受惠人士的反彈。

而面對爭議,政府似乎亦無主動進行澄清,僅僅以新聞稿來回應。相關的做法既無法平息爭議,更令相關爭議持續發酵,此舉顯然會打擊今屆政府自疫情以來不斷提升的社會公信力。

派錢應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蘇文欣:萬五蚊計劃起爭議源於對社群不了解 2020年04月18日|文:論盡編輯組

對於今次政府向受疫情影響的僱員派發1.5萬元援助所引發的社會爭議,時事評論員蘇文欣認為,今次的爭議原於社會已對現金分享計劃「人人有份」的做法習慣所致,導致當政府推出今次僱員援助計劃時,自然會認為⋯

萬五蚊援助惹爭議 甄慶悅:或與官員政策制定能力不強有關 2020年04月18日|文:論盡編輯組

政府早前公佈百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的詳情,其中在僱員援助款項計劃中,政府將向2018年度職業稅退稅計劃獲退還2萬元以下的本地僱員,發放一次性3個月共1.5萬元的援助款項。但是計劃卻引起不少人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