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

政府在去年十二月展開《海洋功能區劃》、《海域規劃》及《海域使用法》公眾諮詢,其中一個重點關注便是「生態島」。然而,該項目總是欠缺詳盡、核心的資訊,許多問題仍然不清不楚、避而不談。對於市民、保育團體不斷提出的質疑和反對聲音,如對於建設「生態島」將會破壞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現存廢棄物的成份組成及是否有毒等,均沒有詳細提及。目前已確定的是,廢棄物中所包含的「爐渣」應為焚化爐的底渣,含有濃度不低的各種有毒重金屬。這樣的有毒物質用作填海,如何確保不會對海洋生態造成污染?

澳門《評地》網站主編莫兆忠(攝影:鄭冬)[相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澳門:藝評的浮與沉 2024年04月28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342

澳門有劇評嗎?2017年,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出版《藝評與教育》研討會文集時,理事長莫兆忠以此為起點,扼要地梳理了1950至2010年代本地藝評的發展。而在今年的「另眼看劇場」研討會上,莫兆忠則展示⋯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攝影:鄭冬,相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香港:藝評如何被看見 2024年04月28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341

藝評作為一種關於藝術的書寫,目的當然不只是書寫,還有互相對話、討論。因此,藝評的公共性有其必要,也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思考的問題。她坦言,希望可以用另一些方式,嘗試打開藝⋯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
內地藝文編輯曹金燕。攝影:鄭冬,相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廣東:關注前沿藝評 2024年04月28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340

〈基於SWOT分析的北京演藝新空間發展戰略研究〉、〈探索新空間演藝:以港澳劇場作品《閃亮搖曳的雪》和《我想行開吓……》為例〉、〈重構、創新、實驗與多元:第四屆「當代戲劇雙年展/深圳.福田」觀察⋯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
台灣藝評人吳思鋒。攝影:鄭冬,相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台灣:科層之下的評論權力 2024年04月28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324

來自台灣的吳思峰則把主辦方擬訂的提綱濃縮成兩個問題:「評論的轉變」和「評論可以做什麼」。 吳思峰是台灣劇評人,關注的面向包括劇場生態與機構化、評論與媒介等等。自2009年起他也曾多次來澳擔任澳門⋯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