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近期一次取消事件開始──官方城市藝穗節原有節目《造美之城》被文化局橫蠻腰斬,背後原因當局從未闡明。關注此事的社會大眾再按捺不住,發表意見之餘,也藉以回溯過往二十年本澳藝文發展環境的是與非,是倒退或前進?原來不由得你自行想像。在澳門,籌備每個演出,整個團隊在其中有如鋼絲上行走。從藝團行政、申請補助、審批資金、徵選評審、物色場地、排檔期、官方給出意見、藝團人員徵集、排練等等⋯⋯多樣環環相扣,更是處處受掣肘,最後集大成演出節目,但最終還不一定能報銷拿到資助。說的是,文產基金曾發出「溫提」,以涉「色情、暴力」這一刀下來,便可收回資助。缺錢、缺人力、缺官方尊重。樣樣荒誕,我們能期待怎樣的「演藝之都」?
我時常分享的是書店裡新到書,又或是讀來愛不釋手的作品。造訪一座圖書館、進到空間、館藏裡「晃晃」,又會有另外一番狂喜。 1. 《HAVE YOU EVER SEEN A FLOWER?》(by⋯
《香港職人》出版至今三個月,在東京辦了兩場講座,書店著我想個題目做講座。整本《職人》包含25位職人的故事,說來話長,該怎樣說?靈機一觸,不如用「職人」的口述歷史去勾勒出香港的「原貌」。 香港的原⋯
在資訊氾濫的今日,掌握方法如何理解重要訊息變得日益重要。時至今日,只要人人手上有手機,隨時隨地都可以發佈所見所聞、分享八卦等;亦能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的見解、說服閱聽人相信「事實」、繼而傳播。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