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120 造林毀山

近年來,澳門的「市肺」——路環的山林面貌變化相當巨大,山林突然變成了光禿禿,很多行山或路過的人士都發現了這個改變,並感到驚訝,很多人亦表示十分痛心。多位行山人士向本媒體表達個人的憂慮,亦有平日常去路環呼吸新鮮空氣的市民表達了自從發現路環的山頭變得越來越禿之後,心裡十分焦慮不安,不知道這些林地出了甚麼狀況,希望政府向市民解釋和溝通。原來這是市政署由二零一八年開始的山林修復工程,目前已經進行到第六期招標。據市政署,山林修復工程的緣由是本澳經歷天鴿、山竹幾場強颱風吹襲之後,樹木損毀嚴重以及有倒塌風險,加上部分作為先鋒樹種的台灣相思及木麻黃已達樹齡上限,故市政署委託中山大學專家團隊進行調查,並獲廣東省林業局支持,開展林木生態修復及優化設計工作,目的為儘快恢復山林生態環境。然而,目前呈現的山林面貌讓公眾充滿疑慮,究竟如此大範圍、連根拔起的方式是真的有效嗎?山林的原生物種突然失去棲息地,它們目前的狀況如何?缺乏大樹庇護的小樹苗的存活率如何?缺乏植被的山坡,若遇雨季會否有滑坡的風險?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缺少遮蔭的夏天的炎熱狀況會不會給動植物帶來惡劣的處境,甚至加劇生活在城區居民的熱浪?如果要進行類似的山林修復工程,本澳有其他更加合理的選擇嗎?

陸婉華(左)與菲律賓短片導演Justine合作舉辦放映會。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打破平衡時空 望推廣文化交流 ——專訪澳門語言交流暨文化推廣協會 2023年04月29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928

四月十六日傍晚,陸婉華和她的夥伴們披着頭巾來到嚤囉園,等待着「文化共融行」的參加者。這天是伊斯蘭教齋月結束前的最後一個週日。陸婉華向參加者介紹澳門伊斯蘭教長丁少杰後,大家一起參觀清真寺,了解嚤囉⋯

120 造林毀山紙本月刊
雖然菲律賓宿霧聖嬰節(每年一月第三個星期日)並非當地全國性節日,但澳門本地的社群也曾舉辦相關慶典。
文化多元 異國也是本土 2023年04月29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927

文化評論人李展鵬曾經分享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關於澳門的東南亞食物的講座尾聲,有人分享,在澳門長大的自己一向很愛吃緬甸魚湯粉,去了外國讀書後最想念的就是這種美食。但奈何這是緬甸食物,不是叉燒飯或雲⋯

120 造林毀山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