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搖的,豈只是善豐?」這是《論盡》去年撰寫的新聞專題。不幸言中,善豐事件捅出的漏子,引發的社會恐慌,不光沒有隨時間遠去,反而深埋社區隨時爆發:我們不要變成下一幢善豐!下次誰能擔保再有善長仁翁?一堆爛攤子兩年後仍然原封不動,究責、索償、重建、修法停滯不前。「今天善豐,明天你家」,政府的無能,機制的失效,那誰的私心,困局的荒謬,市民看在眼裡,心涼了一大半。有一些抗爭,不能在體制內解決,必然會在街頭爆發,政府準備好了嗎?
善豐事件轉眼擾攘兩年,從爆發初期特首崔世安親自落區,高度重視,承諾為小業主「追究到底」,「特事特辦」協助重返家園。為了撲火,政府破天荒為苦主推出「每月租金補貼」,引起社會極大爭議,巨額公帑易放難⋯
善豐事件揭出現行法律和樓宇監管制度的種種漏洞,全澳大廈保修期只有短短五年,失職工程人員的行政處罰過了五年便失效,即使仍然有效,即使證據確鑿,每項行政罰款最高僅一萬元,市民如夢中驚醒,嚇出一身冷汗⋯
1、樓宇收則前的施工質量監測,工務局有何措施避免豆腐渣工程? 覆函未有說明。 2、善豐事件後,民間對相鄰大廈重建普遍存在莫大心理陰影,擔心影響本身大廈的地基,工務局在這方面有何新的預防和監察措施⋯
1.作為法律統籌部門,善豐事件發生後,法務局可有向其他部門提出任何修法建議? 善豐花園事件作為一種突發事件,妥善解決涉及到安置、訴訟、重建等多個方面,現行的法律基本上具備相應的機制。檢討事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