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藝術發展 紀錄在哪裡?
對於澳門過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藝術發展,其實有很多寂寂無聞,或是風過無痕。澳門的音樂家,除了出生於此的冼星海,還有哪些?澳門的戲劇團體有過哪些?澳門的舞者有受甚麼文化影響嗎?隨便在街上問一個人的話,「沒有」大約是很容易得到的答案,但是真的沒有,還是只是我們不知道?
候任特首賀一誠曾於參選政綱中提到,要「推進多元文化交流合作」,在缺少紀錄、資料整存乃至公開的情況下,我們對前輩走過的路一無所知,也難以深入介紹澳門藝術發展與其他地區的相異與相同。同時,在資料未能方便公眾查閱時,公眾亦難以參與討論,參與構建自己的文化身份。結果是,在這議題上,我們只能繼續安靜,繼續寂寂無聞。
今次專題以劇場界為例,簡述了本地一些現況,但這些現象不只限於劇場界;視覺藝術、舞蹈、戲曲、音樂,甚至各種文化,亦有類似情況出現。如何可以「說好澳門故事」,還需各方共同努力。
就關於澳門藝術作品存檔的情況,《論盡》曾向文化局查詢,局方表示,由本澳民間團體或個人自發主辦的表演藝術活動,由 [
澳門劇場圖書室現正進行「澳門劇場文件展」。展場內,靜靜映入眼簾的是白色的牆、白色的桌子、還有上面一疊疊白色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