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新聞裡總是不斷有死亡。馬航失事了,機上239人全部遇難,239只是個數字,再想下去,卻是多少個喪親的家庭呀!心裡一陣陣的冷顫。 喪親之痛也曾體驗。前年的四月,爺爺逝去在自家的床上。童年跟爺爺奶奶⋯
這次小城實驗劇團「劇場搏劇場2014」帶來香港黑犬劇團的《照相盲人》,對筆者來說,無疑是沉重的三月裡意外的驚喜。當演員不能用語言、不能用眼神,向觀眾傳達感情和信息,可以運用的還有什麼? 於是發現⋯
1881年,一位衣冠楚楚的英國紳士從郵船下來,踏足美國海關說:「我甚麼也沒有,除了我的天才。」(I have nothing to declare except my genius.)如此口出狂⋯
今年劇場搏劇場2014的主題是「表演次文化」,來自韓國的《全民比薩》將影像搬到劇場,構造了另一種的劇場形式。由於整個節目大部分時間都聚焦在影像的放映,對於抱著一心觀看傳統劇場的觀眾來說,存在一定⋯
好希望貪得無厭 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 像一頭豬 好希望財團的套餐 無意間掉下一塊肉 讓我拾起 好希望貴婦的十隻戒指手 揮舞時撞到桌腳 一克拉打進我的眼睛 ⋯
在老餅的回憶中,塔石廣場原是一個綠草如茵的球場,處於鬧市之中。雖然這個球場的主場是曲棍球場,不是一般人所能參與,但倚在場邊,不論是認真看球賽, 還是只是想親近一下城市中少有的綠茵草地,都是賞心悅⋯
人,為何要用漂亮的鐘、戴漂亮的錶? 那是因為希望讓時間優雅的流逝。 我是一個普通的澳門青年,以普通的成績,畢業於普通的學校,終於,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莊荷。 每日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派牌⋯
2月26日,香港<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被不明人士用刀襲擊,身中六刀倒地。 3月1日,昆明火車站有多名旅客被十餘個統一裝束的新疆維族蒙面人用刀襲擊,做成廿多人死亡,百多人受傷。 兩宗事件似乎毫無關⋯
抬起頭,又是朦朦朧朧的天空。坐在過橋巴士上,對面的氹仔就像海市蜃樓般若隱若現,但是髒髒的顏色讓此景並無任何夢幻的感覺。天氣預報說今天是“煙霞”,如此美好的名字來形容這體弱者不宜外出的天氣,私下裡⋯
充滿南歐建築特色的新馬路議事亭前地廣場一帶,本應是一個很美的地方,但近這五、六年來,這裡被大陸旅客迫爆了,喧鬧吵耳之聲早已殺掉了昔日休閒寧靜的廣場,原來的馬交老店,也被專做大陸自由行生意的手信店⋯
離去之後 走過的道路都被捏碎了 醫院也重新裝潢 病人跟醫生交換袍子 全部都輸過血 震倒的樹 掃到一邊 餐廳的菜色沒有變 河流仍帶有詛咒 女孩有相同的臉孔 不同的假髮 相同的志願 不同的眼淚 孔雀⋯
文創就是讓人一見傾心 關於「文化創意產業」,可以解拆為「文化」「創意」「產業」來理解,也可以理解為「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的總合。文化如何成為產業呢?例如人們喜歡法國的浪漫氣息,於是遠赴巴黎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