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築發聲平台,歡迎不同意見互相理性交鋒。此欄文章為義務稿件,觀點均來自作者,並不代表本媒立場。《論盡》編輯部保留對所有稿件的篩選權利。來稿一經刊載,不接受任何理由要求下架,本媒擁有任何爭議之最終決定權。
背景資料: 當局宣布,昨(5)日起,廣東省入境的澳門居民、外僱、持有逗留特別許可或特別逗留證的人士,5歲或以上人士若未曾接種新冠疫苗,並且未能出示澳門政府認可的不適合接種疫苗醫生評估證明書,這些⋯
我是一名回歸後出生的澳門居民,二十多年來未曾離澳就學,可謂土生土長、未受外國文化洗禮的澳門人。近日留意到修改澳門《維護國家安全法》(下稱:澳區「國安法」)正進行公開諮詢,而在閱讀諮詢文本後,我認⋯
6月19日是我完成台灣回澳門14+7的隔離的第一天,我本幻想著結束隔離的我終於可以奔向自由的日子,可以和朋友們約起來,可以隨便堂食。只是現實立刻打破了我一切的幻想,凌晨兩座大廈突然被圍封,兩單核⋯
有人將合理及時的經援訴求講成「盲目分錢」、「難道要一次清空庫房?」 只要對澳門財政狀況或過去20年經濟發展稍有認識,都不會這樣亂說。 澳門在2012年建立財政儲備制度(由基本儲備和超額儲備組成⋯
疫情兩年多來,澳門終於面對第一場真正的疫情爆發,如同內地一樣,澳門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各種管理亂象,過度執法,間接導致社會的恐懼,都讓這個小城市不堪入目,但無可否認的是,澳門已經難以回到以前輝煌⋯
土地工務局在回應媒體查詢關於土地管理廳廳長委任的合法性時稱:「陸嘉俊於2014年至今,一直擔任法律專業範疇工作,符合相關公職法律法規規定。相關委任的法律依據及詳情請參閱2022年7月20日第⋯
我本人是任職四季名店零售商戶之普通員工,現正在巴黎人隔離酒店接受醫學觀察的普通市民,與我一同配合醫觀措施同事一行四人,全都在巴黎人醫觀酒店配合衞生局防疫措施。 多次查詢無果 被強行配合第一次隔⋯
(編按:一名讀者來函,指根據7月20日《公報》刊登運輸工務司司長委任土地工務局土地管理廳廳長的批示摘錄的內容分析,有關的委任很可能違反了相關的法規規定。本媒向工務局查詢,相關回應刊載於文末。)⋯
序言 澳門的新冠疫情自2022年6月19日大規模爆發至今仍未平息,面對疫情不斷在社區高度瀰漫,政府採取的措施為不斷展開無限輪全民核酸檢測、自我快篩、封區與圍封住宅、強制規定配戴N95或KN95口⋯
網絡流傳一段警員聚眾吸煙的片段,治安警今日多次重申,有關人員不存在違紀或違法行為。事件引起公憤其實亦是理所當然,在這段「相對靜止」的日子裡,澳門市民用盡一切方法嚴格遵守政府頒佈的「靜止令」,完全⋯
作為市民也好,前代議士也好,不少人心裡應有同感:澳門爆疫足足一個月,「為民發聲」的立法會去咗邊? 這一個月,不只一次見到有輿論詰問:議員去晒邊!? 議員忙於檢測站「維持秩序」? 我不敢斷言「議員⋯
6月18日在澳門爆發的一場新冠疫情,是目前本澳受影響及規模最大的一次重擊。 受影響的不僅各行各業、長者、殘疾人、幼兒、社工、動物,還有一群毫無受社會關注的孕產婦。要知道,懷孕、生產期間及產後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