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造船
Default Thumbnail
拒絕遺忘 開拓想象 2017年4月19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39094

美國作家珍.雅各(Jane Jacobs)曾在其著作《集體失憶的年代》中寫道:文明不會永遠存在,一旦我們開始遺忘,它很快就會消失。 「文字、印刷以及網際網絡會給我們一種虛幻不實的安全感,以為文化⋯

048 拒絕遺忘紙本月刊
溫泉當時學師的沙梨頭利記祥船廠,招牌仍在。有報道指,利記祥船廠早於1912年已經營業,今改為木材店,現遭發展商迫遷,面臨結業危機。
退下工運前線 回歸造船 溫泉:有存在價值自會傳承 2017年1月21日|文:汶燁、路家|https://aamacau.com/?p=37009

只見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在歷史檔案館前架起工具枱,時而用鉛筆在木塊上畫下標記,時而細細刨木;日復一日,滿桌刨花,身旁則放着一艘艘精巧非常的木模型船。檔案館前行人川流不息,有時有人駐足細看他裝嵌小船⋯

045 我們值得有一個真正的電影節紙本月刊
父親談錦全是本地造船業的大師傅,身為兒子,談駿業自幼與造船業結下不解緣分。
「造船業有我的靈魂」──訪澳門造船業歷史研究者談駿業 2016年6月14日|文:陳汶燁(採訪:黑黑、陳汶燁)|https://aamacau.com/?p=31008

父親談錦全是本地造船業的大師傅,身為兒子,談駿業自幼與造船業結下不解緣分,由童年在船廠裡度過的時光,到大學畢業後驚覺造船業的歷史和文化技藝可能將在本土湮沒,出於自身的保育責任,近幾年談駿業不斷為⋯

038 基金會怪談:資源詛咒紙本月刊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談生熱心示範工具的使用
每一天都在對抗遺忘──造船工匠談師傅的故事 2016年5月26日|文:黑黑、陳汶燁|https://aamacau.com/?p=30642

眼前的談錦全師傅舉止溫文,正徐徐介紹著手上那造工異常精細的船隻模型,如果不細看他的一雙手,真想不到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造船工匠。現在他一有時間,便躲在荔枝碗的廢棄船廠內,以大半生的造船好手藝,來⋯

037 重啓二〇二〇的想像《五年規劃》影子諮詢文本紙本月刊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