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各地防疫措施逐漸消減,全球的旅遊業再次蓬勃發展,本澳的旅遊業亦重現朝氣。然而,如何讓本地旅遊業翻開新一頁則是當局乃至整個社會的課題。在業界打滾十年並創辦「探索號文化旅遊」董事總經理胡玉沛認為,疫後的當下是個好時機重新出發,不單要重整旗鼓,做好疫後澳門的第一印象;更要發掘澳門的價值,打造出一個專屬澳門的「旅遊品牌」。
胡玉沛指,環球旅遊市場漸步入到新的旅遊模式,已經不是過去「鴨仔團」式,而是往客制化團遊方向發展,「而家已經唔係價錢取勝」。
他又指,現時國外的青年或銀髪多半會選擇較深度的團,甚至客制化,自己選擇想去的景點,期望到一個地方後可以有所體會、感動、認知當地的歷史、 文化,希望「可以帶到啲嘢走」。
產業發展需時,更何況是把城市文化融入到旅遊當中,這視乎當局有否決心去做好相關的配置,如培訓多語種導遊、為部分在工廈內的非遺工作坊提供適合的空間、配合民間文化活動帶動社區遊、甚至配合區域旅遊錯開旅客到不同鄰近的城市。文化旅遊需創意,但這非朝夕便能出現。「文化有價值,視乎有冇心機把當中的價值放到旅行中」,胡玉沛如是道。
「任我行」非不可行 但目標須明確
胡玉沛表示,近期當局逐推出多項活動如新馬路任我行、大三巴沉浸式體驗展等,具創新意味,嘗試一下亦無妨。惟當局在舉辦活動時需思考其目的為何,如何把活動融入社區,「打卡只係面嗰層」,如何讓當地文化在活動中呈現則須再深思。
他稱,其實毋需「下下」都搞大活動,但要活動有質素又可融入社區實屬不易。例如,韓國首爾仁寺洞的表演,雖然規模小但可吸引到旅客前往觀賞。澳門可考慮,如邀請本地劇社在媽閣廟外的空地表演有關媽祖的故事等;或可透過體驗活動感受澳門的非遺文化,葡國瓷磚、葡撻、杏仁餅等的DIY工作坊。
他續稱,這些工作坊在疫前已有,但在過去那種紙醉金迷城市氛圍中,難被重視,唯在疫情期間,才映入眼簾。由本地民間力量、創意去推動「旅遊+」,亦未嘗不可。
必要VS需要
活動毋須遍地開花
澳門地小人多,對於旅客的承載力問題在疫前已存在,當局亦一直強調要把旅客從中區帶到其他個區分。胡玉沛指出,要如何引流旅客到不同的社區中是一大哉問,但同時引流到社區中的旅客量也要拿捏好,不能過分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讓居民與旅客可共存於澳門小城裡。
他又稱,若不能找到平衡點,由旅客為患所導致的不滿或會越演越烈。令澳門如水都威尼斯般,大量旅客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威尼斯)原居民有幾多呢?整個城市都係旅客,最後由一個真文物演變成一個主題樂園。」長遠而言,澳門可配合區域的旅遊發展,把旅客帶到鄰近城市,如橫琴養生團、珠海生態團、佛山武術團等,錯開大量旅客到鄰近城市觀光。
多語導遊青黃不接
若澳門要開拓國際客源,接待來自不同地方的旅客,則需本地導遊具備多語言的能力,胡玉沛表示,目前具英語能力的導遊尚可應付,但具法、德、意等其他語言能力的導遊卻少之又少。
胡玉沛表示,疫前曾接待一團來自意大利的建築師團。這些建築師在澳看到有著家鄉般親切的建築極為感動,自己亦與他們分享了義大利籍神父利瑪竇在澳的經歷。若自己不知道上述的事蹟則難跟客人產生共鳴。
現時網上資訊雖發達,但他認為旅客來澳正是希望得到與交流和體驗,「旅客同當地人之間的交流是無法由網上資訊取代,旅客是買你(導遊)的情感同服務」。
他又認為當局應思考如何協助導遊業界吸納新血、提升人員接待能力,不單在語言能力,亦需深入瞭解本地文化背後的意義。這樣才能做到以外語分享本澳的文化底韻,讓旅客有所體會。
工廈活化助新興創意產業發展
澳門鋪租貴,很多新興產業會選較平工廈。胡玉沛表示,現時很多非遺工作坊設於工廈內,惟這些工作坊的合法性或存疑。若想帶團客到工廈中非遺工作坊參觀,「都會問聲佢哋介唔介意」。
胡玉沛指,工廈活化不應只是單純換成住宅,反而應藉此機會給予這些新興產業一個孵化的機會,奈何在社區內難找到適當的空置。這些具創意的新興產業需適合的空間孵化,當局應考慮在新城A區內提供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