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東望洋燈塔,常會提起的是「中國沿海第一個西式燈塔」:大三巴是「中國境內第一所西式大學」,較少提起的,或許是澳門的炮台或是中國最完整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澳門的炮台見證着歐洲十五世紀軍事要塞設計的發展,而隨着澳門開埠,不論是歐洲人、傳教士、還是華人信徒等等都曾為中西軍事技術的交流出過一分力。「澳門當時可說是第一個建了這樣先進的防禦設施的地方。這些知識都有讓明朝的官員看到,所以這是一個科技的交流。」海事博物館博物技術中心職務主管黃潔嫻介紹道。
「我們有世上最好的鐵炮廠」
澳門海事博物館現正舉行「護國庇民——澳門海上防禦四百周年專題展」。展覽以一六二二年的葡荷澳門戰役作引子,介紹澳門十七世紀的海上防禦設施,著名的博卡羅鑄造廠(有譯卜加羅),乃至早期的火器等等。展品除了十五世紀末的中國式手統,也有十六世紀沉船打撈出來的葡萄牙火器複製品,以及一戰時期的機關炮。
火藥最早由中國人發明。但隨着元朝時火器由中國傳入歐洲,加上歐洲當時戰事頻繁需要武器,於是經不斷研究後,歐洲的國家亦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技術,而葡國正是當時軍火最先進的國家之一。黃潔嫻介紹,葡人當時的炮已可以在後膛上彈,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射。同時,葡國的炮體型較小,可以放在船上靈活地發炮。「所以當時葡國人是船堅炮利。有很多文獻記載,他們可以等別的船走近時,突然把炮拿出來向對方發射。這就令他們非常有優勢。」
據指,葡國是最早在船上安裝大炮的國家之一。同時,它也有在海岸線沿途的一些據點設立鑄炮廠。澳門的軍備在葡荷澳門戰役之前便主要是由葡屬印度提供,但由於航運頻頻受到荷蘭阻撓,於是葡屬印度政府決定將其鑄炮師博卡羅派往澳門,讓澳門能自給自足。黃潔嫻介紹,博卡羅的大炮遠近馳名,當時西方先進的武器進入中國,在明朝的官員之間也造成一種新的迴響。「有一些很關注這方面的明朝官員覺得這些是好東西,而當時明朝正值面對後金——亦即清朝——的攻打,需要武器。葡國人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事情,例如將澳門造的炮運到北方,協助明朝攻打後金,也曾取得勝利。」
澳門自己並沒有收藏真正的博卡羅大炮,現時有的只是複製品,但因着歷史、貿易、打撈沉船等原因,英國、葡國,甚至中東的阿曼和南非都有收藏到博卡羅的出品。這些大炮不但外型精美,有多種裝飾,而且品質優良,有的甚至成為進貢給葡國國王的禮物。「『這裡有世界上最好的鑄炮廠』這句子,便是從當時的文獻中抽出來的。」黃潔嫻說。
事實上,除了軍火,這些「外國人才」也為澳門帶來了當時歐洲先進的炮台設計。例如曾屬耶穌會神學院範圍的大炮台,便是由耶穌會的神父參與策劃。這種棱角式的炮台避免了射擊的死角,在當時屬於先進的設計。據展覽介紹,明朝期間,在中國的耶穌會會士亦將當時歐洲最新、最先進的火器技術知識傳入中國,並將之整理、翻譯、出版成書。
改變澳門的戰役
但葡人在澳門之所以可名正言順地築起炮台,葡荷澳門戰役是關鍵。一同負責展覽部分的李展翹表示,根據歐洲一些十六世紀的遊記描述,澳門防衛設施薄弱,沒有城牆,又提到中國是一個非常吸引、非常富饒的地方,於是當時不少人都慕名前往亞洲,包括荷蘭人。荷蘭於十六世紀末亦成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拓展亞洲貿易,並希望能得到澳門。「當時外界誤以為澳門是一個很容易攻打的地方。最後荷蘭失敗告終,然後令澳門出現一連串的改變。」
在葡荷澳門戰役前,葡國人在澳門並沒權興建炮台,只能在東邊即外港沿岸搭起一些小型炮壘;葡荷澳門戰役之後,葡人獲准建築炮台。隨着一個個炮台拔地而起,上述的鑄炮廠、軍火製造也變得更加「理直氣壯」,也於是有了今天的炮台建築群。而除澳門之外,葡人也會在歐亞海上航線的沿途據點設置一系列防禦設施及城牆。今次的展覽除展示出這航線圖及據點的地圖,也特別向香港海事博物館借展一幅澳門十八世紀的地圖。「它是中國貿易港繪畫系列中四張畫的其中一張。它畫得非常仔細,可以看到大炮台,看到當時有城牆為界,有很多炮台、炮具已建了起來,有松山,加思欄,沿路過去便是燒灰爐。」李展翹說。
其他的展品還包括向外地博物館,包括上海、南非、阿曼、葡國、荷蘭等借來的相片。「這些都是他們很慷慨地給我們找,甚至親自拍給我們的。」有些展品則是澳門海事博物館自己的館藏,或是特別向私人收藏家借來展出。專題展同時結合常設展的展品,例如葡國航海時代的商船模型,以豐富內容。
李展翹表示,葡荷澳門戰役是澳門史上重要的戰役。戰役中關鍵的一日——六月二十四日——之後成為了澳門的城市日,回歸前這天都是假期。澳門的「城市日大馬路」、「得勝花園」等名字,都與這戰役息息相關。海事博物館一九九〇年開幕的日期,也正正是六月二十四日。她形容,戰爭的痕跡在文化中有所體現,一個個的防禦設施亦反映着和平得來不易,展覽尾聲的中國海事巡邏船「海巡09」模型,則展示出現代防衛形式上的改變。黃潔嫻形容,十七世紀是澳門的黃金年代,後來隨着時局的變化,這些防衛設施本來的用途漸漸改變,例如成為酒店。她表示,策劃展覽需要時間,但希望能定期向公眾展示一些和澳門歷史相關的內容。「整體而言,展覽是希望讓大家了解過去和現在的聯繫,大家看到這些痕跡時,會知道當中有甚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