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氣候變化有多近——澳門第一屆氣候變化研討會摘要

114 防疫.孤島 紙本月刊

文:大蔥(綠野之友)

網址:https://aamacau.com/?p=94474

時間:2022年10月26日 11:11

上月24、25日,綠野之友協會借紐曼樞機藝文館的古老大樓,舉辦了澳門第一屆氣候變化研討會。

從天鴿風災之後,綠野之友的成員和義工已經開始構想一個這樣的研討會,讓城中不同領域的學者用各自的角度論述「氣候變化」這一大問題。

因為氣候變化是一個錯綜複雜的問題,是人類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不同領域的人合作。這一次研討會,主辦方邀請了研究動物的學者:有研究陸地上的螞蟻的昆蟲學者、也有研究海洋中動物的鯨豚類學者;也邀請了公共衛生博士、歷史學者、城規師為氣候變化的重要影響之一——傳染病及公共衛生——提出個人的思考;還邀請了立法會議員、大學學者來探討澳門本地基建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之下所存在的不足和建議;最後討論回歸到教育,讓作家、教授、中學生來一起講述如何把這個重要的議題傳遞給下一代。

小孩在現場看綠野之友的介紹。

研討會在紐曼樞機藝文館舉辦。

研討會在紐曼樞機藝文館舉辦。

氣候變化下的公共衛生危機

氣候變化的其中一個影響,就是人類的健康。溫度的升高、極端天氣的增加,對人體帶來巨大的考驗。公共衛生博士陳俊明為我們展示了國際上對「與天氣相關的致死率」的研究數據,揭露天氣相關致死人數的上升趨勢。近三十年來,令最多人致死的天氣因素是熱浪。人體的恆溫特性讓我們對極端的高溫難以忍受,死亡的機率也大大增加。另外,全球暖化也會加重空氣污染,特別是常常被我們忽視的臭氧污染。除此之外,我們所關心的傳染病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更加容易出現,成為人類公共衛生的警號。

當然,傳染病從來沒有在人類歷史上消失過。澳門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林翊捷為我們講述了澳門史上的城市規劃如何與傳染病的歷史互相呼應。由葡人來澳初期最害怕的痲瘋病,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鼠疫、肺結核等等,再到今日的新冠肺炎,人類以自身的抗體和醫療科技對抗病毒,同時亦透過改善城市建設去應對新的疫病挑戰。隔離設施、下水道、街影線等等因城市衛生需要而衍生的建設與規定,在澳門擁擠的城市環境中,無處不在。

城市規劃的討論從來不會停止。如何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規劃城市,以保障市民的健康權利(例如街影條例保障了人的日照權而不應當為發展讓步),需要城規師的專業意見,也需要每一個市民發出自己的聲音。

開幕儀式講者嘉賓合影。

開幕儀式講者嘉賓合影。

氣候變化下的物種滅絕

氣候變化的急遽發生,不僅為人類帶來生存的挑戰——沒有科技庇護的動物們更是首當其衝。研討會的兩位生物學者——鯨豚研究員麥希汶和昆蟲學者梁志文——從海洋和陸地,為我們帶來了動物們的消息。

梁志文博士在澳門有「蟻俠」之稱。發現「澳門細蟻」的他對地球上的迷你王國——昆蟲王國——十分著迷。他說,全球暖化和都市熱島效應威脅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穩定性。環境溫度上升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背後的生態機制十分值得進行研究。昆蟲是研究陸地生態學十分重要的指標生物,同時是基石物種。研究它們的耐熱能力亦可反映生態系統對氣候變遷的耐受力。這些研究也反映我們的都市政策和保育行動上,應當以保持更多天然林地為目標。林地環境帶來的涼爽是大樹草坪的公園也無法比擬的。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的麥希汶則帶來大海的故事。全球暖化裡90%是海洋暖化!因為大海為我們吸收了大部分的熱量,海洋已經在悄悄地發生著劇變。北大西洋露脊鯨因為其食物——小型甲殼類——受氣候變化影響,數量和分佈有所改變,所以不得不去到加拿大的海域捕食,結果誤闖人類的地界。船隻和漁網成了新的殺手,造成很多傷亡。另邊廂,瓶鼻海豚的皮膚需要泡在一定鹽度範圍的海水中,但氣候變化下的極端降雨沖淡了海水的鹽度,令一些瓶鼻海豚出現了嚴重的皮膚病。另外,本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海洋風力發電,卻影響了海裡一些海豚居民的生活。選址應當與海洋生物學家有更多的溝通方能不釀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講者與聽眾的交流。

講者與聽眾的交流。

氣候變化下澳門的基建

立法會議員林宇滔一直都十分關注澳門的防災基建。在這次研討會,他展示了澳門近年來的颱風強度及水位數據,基本上符合氣候變化的環境預測——淹水的問題只會隨著時間而加重。澳門的基建雖然在天鴿風災之後做了少許改善,但是面對未來類似或更強的風暴還是遠遠不足夠。林宇滔先為大家釐清風暴潮和因為降水帶來的水浸有何不同,並指出為了防範強降雨的水浸問題,我們應該往「海綿城市」的方向發展,而風暴潮因為來自大海,則唯有檔水閘可以解決問題。

本地土木工程和環境科學系張平助理教授則為大家帶來了自來水供應系統的一些知識,包括澳門自來水的上游、澳門的過濾系統等等。氣候變化目前給澳門的自來水帶來過的問題包括鹹潮。這個由改變取水點解決,不過將來海平面上升,我們可能會依然面對這個問題。

一刻好書會。

一刻好書會。

年紀最小的講者劉千悅。

教育要如何傳遞環境保育的理念

澳門大學健康科學院的劉子銘教授則一直都有參與校園的環境保育項目,例如他之前所服務的台灣大學的「綠屋頂」及「溫室氣體盤查及碳中和實務」等校園計劃。現時在澳門,他也與培正中學合作,帶領中學生展開科研計劃,受指導的學生包括了IGEM基因小組組長劉千悅。

劉千悅雖然年紀還小,不過已經參加過南極科考,並調查了極地的微塑膠問題。目前她正在參與的項目,是一個利用基因工程作改良的水培系統,讓在家種植變得更加容易,也是未來糧食短缺問題的一個解決方案。千悅引述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預估——人類或將面臨二戰以來最大的糧食危機,導致貧困和飢餓的問題惡化,這些中學生的行動正是對國際問題的回應。

井井三一繪本書屋負責人及作家林香君則為在場的聽眾帶來了「好書聚」。面對氣候變化,唯有閱讀能幫我們釐清這個弘大命題:從歷史生態上的定位,到此刻我們面臨的危機;從國際間的研究和論述,到日常生活中的小提案。書籍裡,總是有著最豐富的精神養分,這些養分在「大滅絕/大生存」之下,會為我們帶來精神的撫慰和行動的力量。

結語

事實證明,澳門的社會需要這樣的討論。研討會獲得不俗的反響。除了環境保護局和市政署有派出代表出席,亦有很多環境團體的代表、中學生、大學生以及其他公眾出席並積極的參與了討論,提出有趣的問題。兩日的活動意猶未盡,因為像氣候變化這樣的宏大命題,需要持續地討論下去,也應當成為決策者制定任何政策需要考慮在內的背景。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