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之連結 ——齊遊氹仔舊城五廟

即時報道

文:馬可.僠羅

網址:https://aamacau.com/?p=76437

時間:2021年06月30日 10:10

三婆廟。

三婆廟。

結束路環之旅後,我來到了氹仔。嘉模聖母堂下,沿路走着走着,沒有拐彎,卻經過了飛能便度街、施督憲政街、告利雅施利華街共三條街;三婆廟、醫靈廟、觀音堂、天后宮、北帝廟五間廟——均是被評定為「紀念物」的不動產。這一路上的廟宇,有三間供奉着水神,有兩間過去與昔日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還有兩間現已消失,現只存在於居民記憶中的魯班廟。

事實上,廟宇跟社區常有深厚的連結。例如區內主要行業的守護神會被供奉在廟宇之中。廟宇也會充當居民的「社區會堂」或學校。平日小孩在廟中上課;神誕時居民則一同搭起戲棚籌備;法事儀式中的音樂就是我們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道教科儀音樂——建築、信俗、非物質文化遺產互相交織成為居民的昔日生活。

三婆廟、天后廟、北帝廟:
海神文化多彩 連結海國

昔日尚未填海以前,氹仔是個海島,有不少居民賴海維生,海神信仰更是興旺。事實上,由飛能便度街走到告利雅施利華街,短短一段路便有三婆、天后、北帝三間水神的廟宇,足見這海島過去與海洋關係深厚,也展現出中華文化信俗的多彩。話說北帝與中國古時的星宿信仰有關,掌管水族,而天后其實即是媽祖,三婆則相傳是媽祖的第三姊,也是海上的保護神。幾個神衹背景不一,卻同樣受到民間與朝廷愛戴。例如媽祖原是福建的女神。相傳,媽祖生於北宋時期,曾屢顯神績,由助解旱災瘟疫,到助禦海寇、護國惠民不等。因為在民間有一定影響力,加上各種原因,由宋朝開始,朝廷多次敇封媽祖,由起初的「夫人」,慢慢成為元朝時的「天妃」,到清朝康熙的水師攻打台灣時,媽祖再由「天妃」變成「天后」。

氹仔天后宮。

存放在三婆廟右偏殿的神輿。據老街坊憶述,每當天后誕或北帝誕(二誕時日相近)時,會恭請三婆乘坐行宮前往觀賞神功戲。據說當年重修三婆廟時,曾將三婆神像及行宮暫置北帝廟,及後已腐爛,現擺放於廟內右偏殿的行工,是1990年代氹仔坊眾聯宜會在國內僱人模仿原物的複製品。

存放在三婆廟右偏殿的神輿。據老街坊憶述,每當天后誕或北帝誕(二誕時日相近)時,會恭請三婆乘坐行宮前往觀賞神功戲。據說當年重修三婆廟時,曾將三婆神像及行宮暫置北帝廟,及後已腐爛,現擺放於廟內右偏殿的行工,是1990年代氹仔坊眾聯宜會在國內僱人模仿原物的複製品。

北帝也有類似的「升級史」。北帝又名「玄天上帝」、「玄武大帝」。「玄武」一詞原指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斗七星。這七顆星排列形狀如龜,加上玄武和青龍、白虎、朱雀合稱「四靈」,分別對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而北方在五行中屬水,故民間視北帝為水神,普遍的相貌為披髮、仗劍、身穿黑衣戰甲,腳踏龜和蛇。相傳,對北帝的崇拜從唐宋時代就已相當盛行,並在宋朝時獲封為「真武靈應真君」。到元朝時,真武成為「玄天元聖仁威上帝」。及至明朝,朝廷宣稱得以平定天下也是獲得北帝暗中助佑,加上道教涉入明朝政事,於是全國大力推廣北帝,直至清朝情況才有所改變。

北帝廟。

有趣的是,媽祖與北帝文化除了連結沿海而居的華人,也可連結東亞。例如在日本的神道宗教中,一些神衹也有着媽祖與北帝的影子。例如近世日本一些地方的漁民會將日本神道的海上守護女神弟橘媛視作媽祖,一些神社會媽祖及弟橘媛合祀。而日本的妙見菩薩也被指與北帝相似:同樣是腳踏靈龜,手持寶劍,也是來自星宿的神格化。因着一片海洋,不同地域的文化於是能連結彼此。

參觀教堂,不少人會想到要看哥德式尖塔或是聖像雕刻與名畫。其實欣賞廟宇也類似。有些廟宇的神像或法器出自名家,有些廟宇的瓦脊或壁畫則特別精美。

參觀教堂,不少人會想到要看哥德式尖塔或是聖像雕刻與名畫。其實欣賞廟宇也類似。有些廟宇的神像或法器出自名家,有些廟宇的瓦脊或壁畫則特別精美。

消失的魯班廟 褪色的行業

另邊廂,媽祖,或天后,也是澳門最大的行業神之一。澳門昔日的漁業繁盛,沿海之處常有天后廟。也因為海洋,昔日曾有另一位行業神——魯班——的廟宇,可惜已經消失。在氹仔尚未城市化以前,北帝廟一帶已是臨海之濱,益隆炮竹廠至地堡街一帶有不少船廠,並有不少祖藉東莞和中山的船匠在澳門定居工作。匠人奉魯班為師,所以當時在氹仔工作的中山及東莞造船工人有各自的「師傅廟」,形成一條飛能便度街上便有兩間師傅廟的有趣景象。據氹仔舊街坊黎鴻健所著的《氹仔情懷——續篇》,「東莞師傅廟」位於益隆炮竹廠旁邊,又名「北城侯廟」。因為魯班於明朝永樂年間被封為北城侯,建廟祭祀,故有些魯班廟會取名為「北城侯廟」。相傳氹仔的師傅廟於清末時已經存在,但大約在1940年代因益隆炮竹廠銀粉倉發生火警而受到波及,全間被燒毀。而在東莞師傅廟被燒毀清拆約一年後,中山師傅廟據講也因日久失修而倒塌。從此,兩間廟宇只存在於老街坊的記憶之中。

今日,在北帝廟外也有魯班先師的高腳牌,唯魯班已非一廟之主神,更遑論一街之上有兩間廟宇祀奉。

今時今日,魯班廟已不復見,但北帝廟外仍有魯班先師的高腳牌。

據講,兩間師傅廟均位於飛能便度街。但隨着街坊們的離開與紀錄甚少,魯班廟的具體清拆年份也已經難以考究,只能推斷。資料來源:《氹仔情懷續篇》

觀音堂、醫靈廟:
服務居民 扎根生活

但即使氹仔的主要行業變成以炮竹業為主,信俗依然沒有離開居民的生活。據講,當時氹仔觀音堂的主理人祖輩開始從事道業,清末年間來澳後,幾代均以此服務街坊。事實上,當時氹仔有好幾間道館。除了法事、酬神作福、打齋超度外,婚嫁喜慶也會請道館辦事。而當發生火警或炮竹廠發生意外,不論大小,意外發生後的一兩小時內便要在炮竹廠發生意外的位置現場辦法事。這是由於當時在氹仔人的心目中,意外發生皆因火神降臨作祟。據指,這個「送火神」法事是氹仔特有,用的法器也跟其化法事有別。由於當時氹仔有多家田炮竹廠,故每年總有幾次「送火神」的儀式需要進行。

有指,氹仔觀音堂主理人鄧氏祖輩從事道業。

醫靈廟前稱「嘉善堂」,是炮竹廠福利會的辦事處。

而醫靈廟的過去也跟炮竹業息息相關。據氹仔舊街坊黎鴻健憶述,童年時醫靈廟是「嘉善堂」,是炮竹廠福利會的辦事處。晚上工人會在此上課,喜慶時也會在此擺酒。有時廟內會放有新的棺木,以作不時之需。當有街坊需要執葬時,幫忙的人可到廟內取用棺材。昔日的華人社會,廟宇可謂兼具多種功能。

氹仔天后宮內的龍船模型。傳說龍船上放有二百個雕像,是為了紀念當年二百個志願剿賊的居民,但現在只剩空船,傳說的雕像早已不知所終。

1912年的氹仔島地圖中,標示為造船廠(Estaleiros)的地方位於現益隆炮竹廠至地堡街對開一帶。圖片來源:澳門檔案館

海洋城市 銘記開放

時至今日,炮竹業亦已在澳門消失,只剩下一些相關的遺跡,「送火神」法事已不復見。隨着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系統的完善,嘉善堂不再充堂課室,也不用再放置棺木。從飛能便度街沿路走到告利雅施利華街,只見各國的特色食肆林立:酒吧、酒樓、手搖飲、印度菜、日本菜、葡菜、阿根庭菜……附近還有五星博企酒店。與過去的漁村工業不同,北帝廟一帶在近十多年已變成國際旅遊熱點。但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廟前依舊會按照傳統搭起戲棚,上演神功戲,凝聚一班街坊。這裡的居民有的在祖輩時由外地移居澳門,有的父母或是漁民本在海上漂泊,但最後都扎根在此。各人供奉着海神的同時也寫下了澳門故事。作為移民城市,澳門因着一片海洋,由小漁村變成「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既有特色的教堂,也有豐富的廟宇文化,並成為國際城市。可以說,澳門的種種「與別不同」正正是源自一份海洋文化的開放性。

訂閱每月紙本
廣興隆蝦醬是氹仔的老字號,見證氹仔由漁業為主的海島變成國際旅遊景點。

廣興隆蝦醬是氹仔的老字號,見證氹仔由漁業為主的海島變成國際旅遊景點。

現時北帝廟附近有世界各地的特色食肆。

北帝廟交通資訊:[巴士] 22、33、34號(氹仔中葡中學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