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規報告主流意見反南灣湖C、D區限高62.7米 面對民意政府迴避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76315

時間:2021年06月27日 21:21

西望洋山的小教堂,攝於本年四月。

直選議員蘇嘉豪早前提書面質詢,要求當局依主流民意將南灣湖C、D區定位為城市永續休閒地標。其引述《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諮詢文本(下稱:總規草案)總結時指有逾八成意見反對南灣 C、D 區限高與西望洋山體高度62.7米平排;以及近七成意見反對南灣湖C、D區劃為政府設施區。面對民意,當局卻選擇迴避。工務局局長陳寶霞在回覆蘇質詢時並沒有直接回應該等訴求。

陳寶霞在回應時又表示,為了保護「澳門歷史城區」及「山、海、城」的景觀特徵, 當局在總規草案已建議該區建築物高度不能超越西望洋山約海拔62.7米外;亦提出「沿海地區新發展項目的建築高度應為較低矮,並考慮階梯式建築高度輪廓,體現城市特色的標誌性 門戶景觀,實現高低錯落有致的天際線。」

陳寶霞又指,「 至於公眾(對總規草案)的意見和建議將在後續工作中結合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意見作綜合 分析,並在後續詳細規劃中落實保護歷史景觀的規劃理念。 」

蘇嘉豪表示,據總規草案總結近7成意見反對南灣湖C、D區劃為政府設施區,認為是浪費位置十分優越的景觀;「應改劃為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提供休憩空間;應興建文化、娛樂、康樂設施,例如圖書館、藝術館、文創園,構建開揚的整體空間佈局等。」又指,有逾八成意見反對南灣 C、D 區限高62.7米。有意見認為,「西望洋山俯視整個澳門半島與氹仔之間的海景,猶如『澳門版的維多利亞港』;應嚴格參照立法會大樓高度約20米作上限,或降為西望洋山高度的一半並以層降式向海濱驟降等。」

面對如此明確的民意,蘇嘉豪批評特首賀一誠「似乎不願承認結果,曲解民意只是不希望南灣 C、D 區興建太高的建築,而非反對規劃為政府設施區,所以將維持用途。其又批評當局亦沒有正面回應會否進一步以法制化方式劃定西望洋山周邊各區的建築高度限制。

陳寶霞又稱,總體草案提出將一併考慮新城B區和南灣湖C、D區的功能佈局,計劃打造特色濱海綠廊。又指,當局旨在創建「南灣湖成為集行政服務、文化及海濱休閒元素於一身的綜合區域,構建濱水歷史旅遊軸帶。」又稱,各區土地的詳細用途及地塊發展條件等,將以總規為依據且日後反映於城市詳細規劃的編制中。

該局又引述文化局指,已參考並吸納《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公開諮詢所收集的意見,「增加從主教山至舊大橋方向的景觀視廊,將原主教山眺望台與西灣湖互望方向視廊, 延伸擴大至舊大橋方向的海面範圍,即包括西灣湖、舊大 橋在內的主要海面範圍,以更好地反映澳門歷史城區「山-海-城」城市空間格局的特徵。」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