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澳聖母村修復將本月完成 有市民質疑未修舊如舊 文化局:修復前已考究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75397

時間:2021年06月7日 22:22

攝於2021年5月下旬

九澳聖母村屬於尚待評定的第三批不動產之一,文化局曾於2020年底進行公開諮詢。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早前表示,修復工程將於6月完成。近日有市民發現,聖母村內多幢平房的新顏色與過往不符,聖像也似有缺損。

文化局表示,幾幢平房自建成以來,曾使用過不同漆料粉刷翻新,之後又因掉漆老化形成所致。在修復前已考究建築底層最早期的漆料,並以此作為修復的依據。至於聖像方面,局方過去主要對建築物及戶外場地進行修復活化,至目前為止暫未有對區內原有的聖像進行過修復或翻新。

小屋顏色變? 文化局:修復前已考究最早期漆料

九澳聖母村的修復一直有受到市民關注。文化局自2013年開始修復,副局長梁惠敏早前表示,工程將於6月完成。近日有市民向《論盡》反映,聖母村幾幢小屋過去的色彩有鵝黃、粉綠,或是粉紅。文化局修復後,幾幢平房的一律變成黃色,與過去不符,小屋亦未見保留內裡間格,以展示村民過去的生活方式。長梯原來的石柱被丟在一旁,由新的石柱取代,部分聖像亦不知何時開始缺損,或和過去的模樣不同。

 

文化局回覆本媒查詢時表示,九澳聖母村昔日五間院舍小屋以及康樂室舊址外牆顏色斑駁不一,主要是因為自1930年建成以來,曾使用過不同漆料粉刷翻新,之後又因掉漆老化形成所致。文化局在修復前已考究建築底層最早期的漆料,並以此作為修復的依據。該處長梯的石柱在本局進行修復前已破損,現時本局對該處進行了初步的修補並加設安全扶手,未來會作進一步修復及空間優化。

文化局:聖像未有進行過修復或翻新

就聖像方面,文化局表示,在九澳聖母村開展的工作主要是對建築物及戶外場地進行修復活化,至目前為止暫未有對區內原有的聖像進行過修復或翻新。入口處樓梯頂的聖母像在文化局開展整體修復工作前已不存在。隨著聖母村建築修復工作的完成,局方將計劃進一步與教區溝通和檢視場所內聖像的狀況,以作必要的修復和維護。至於聖像的受損原因,回覆中未有提及。

另外,對於有意見希望聖母村內可以有展示館介紹聖母村歷史,文化局表示,為向社會講述九澳聖母村過往的歷史,展示昔日痳瘋病患的生活場景,及展現院舍建築原有的間隔佈局,聖母村其中一間小屋及康樂室舊址將會活化為展館,而九澳痲瘋病院1930年重建碑,亦計劃安放於展館內向市民展示。文化局又表示,據局方掌握之資料,九澳聖母村內的七苦聖母小堂是由夏剛志(Oseo Acconci)負責建造,至於聖母村內各尊聖像的建造資料局方並未有確實資料。

修復受關注   市民望恢復原貌

九澳痳瘋病院始建於19世紀末,於1930年完成重建,原是痲瘋病人被隔離的地方,後來因痲瘋病在澳門受到控制,院舍於是在1990年代關閉。根據政府過去的新聞稿,文化局自2013年起,持續對當中五間小屋的建築結構、牆體和門窗進行修復。公眾也關注相關修復情況。例如2016年12月,有市民也曾向本媒反映,完成修復的小屋外表非常光鮮,失卻那種古舊感,在正修復的小屋旁邊,地上出現與小屋牆壁一樣顏色的石屎塊。

文化局當時曾表示,小屋由於鋼筋外露、石屎爆裂,須進行結構加固,然後再按原貌修復,甚具挑戰。當時有分析指,早期的石屎樓房較難修補,修復如要做得專業,理應經專家論證、衡量所有可能影響建築的因素,而九澳聖母村的建築不是法定保護文物,表面上政府也可以用普通的方法去修箿,但基於其歷史及建築藝術的價值,當局也似應該謹慎處理。

另外,2020年12月一場不動產評定的公眾諮詢會上,氹仔社區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徐承康也曾對聖母村的活化表示關注。他指,留意到當局五間小屋周邊的道路用「修舊補新」的方法鋪水泥,希望聖母村列入文物後,當局可以改回石仔路,盡量「修舊補舊」回復九澳聖母村當時開村的情況。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當時表示,對聖母村進行修復之前,周邊環境比較惡劣,亦有很多廢置車輛及爛泥路等等,每次經過都會沙塵滾滾,於是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鋪好這條道路。當局現時集中修復建築物以及完善周邊配套,至於道路的問題,會先收集意見,希望完成整個活化工作之後,再檢討道路有否改善空間。當局亦持續與相關部門溝通,改善周邊交通,爭取增設停車空間。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