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局昨(5)公佈《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0》(下稱:報告)。根據報告數據,各相關政府部門在 2020 年接收的噪聲投訴總數較 2019 年亦大幅增加超過4成,環保局表示由此反映疫情期間居民更關注所處環境的噪聲狀況。有關噪聲投訴個案總數包括治安警察局、環境保護局、巿政署及旅遊局所接獲的噪聲投訴個案。
環保局指出,近 10 年噪聲投訴數目呈上升趨勢,而「談話及喧嘩」、「音樂及卡拉 OK」及「室內裝修」在近 5 年一直是佔比最高的三大噪聲投訴類別。該三大噪聲投訴類別的投訴個案數字在2020年均錄得超過46%增幅,其中「音樂及卡拉 OK」的投訴數字更是同比增加逾5成。環保局稱,近年噪聲投訴數字分別在 2015 年及 2020 年出現顯著的升幅,前者主要因為《預防和控制環境噪音》法律生效加強規管各類噪音,尤其將社會生活噪音納入規管範圍;後者則估計與疫情下居民多留居所有關。
環境噪聲監測有不同程度下降
另外,環境噪聲監測結果方面,環保局在全澳設置的6個監測站包括高士德站、柏嘉街站、施利華街站、生態區站、石排灣站、黑沙環站,2020年各站的噪聲水平(指全年平均 24 小時等效連續聲級值)均較 2019 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環保局認為,主要與新冠疫情期間社會經濟活動減少有關,當中以處於商住混合區的柏嘉街站的噪聲水平下降最明顯,其次是生態區站和施利華街站。
報告指出,2020 年仍以高士德站的噪聲水平最高,主要與其處於交通要道有關。縱觀近 10 年的數據,高士德站噪聲水平整體呈下降趨勢;柏嘉街站雖因疫情影響噪聲水平在 2020 年有較大幅度下降,但由於附近交通量變化故近年噪聲水平有所回升;施利華街站的噪聲水平起伏較大。綜上數據,環保局表示需關注短期工程噪聲影響以及長期交通噪聲的防治。
此外,針對社會生活、工程項目以及道路交通三大本澳噪聲來源,環保局建議配合城市總體規劃逐步減低部份地區人口密度、就建設項目在規劃及建築設計階段儘早創造條件優化聲環境、適度控制車輛增長、推動以公交優先及鼓勵步行的交通規劃、普及低噪聲電動車使用、倡導工程項目減低噪音對周邊環境影響、加強巡查執法以及持續宣傳「噪音擾人,顧己及人」公民意識,共同創建怡人的寧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