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表示,「為支持文藝活動,優化文化活動資助申請機制,整合資助資源,響應特區政府精簡行政程序,推行電子化的施政方針,並減省社團工作,」澳門基金會與文化局將協調分工,其中音樂、戲劇、舞蹈、文遺、時裝、設計、影視及動漫的項目資助計劃申請由文化局負責,意味着上述藝團不能到澳門基金會(下稱「澳基會」)重複申請資助。
此舉一出即令一些有申請澳基會行政資助的表演團體感到惆悵。澳門「戲劇農莊」(下稱「農莊」)行政總監李俊傑表示,藝團約4成的行政開支受澳基會資助,如將來不能得到相關支持,有可能要放棄現時租用的黑盒劇場,營運也將大受影響。
「我們文化藝術表演不是錦上添花——我們是民生。我們是這樣覺得,也希望政府覺得我們是民生,因為這事是市民的素質培養,這事是一種教育。我希望我們是民生的一部分,而不是覺得沒需要。」李俊傑說。
分工後行政資助銳減
澳門「戲劇農莊」是本地一個全職劇團,目前有自己租用場地用作黑盒劇場。行政總監李俊傑(Jacky)稱,劇團現時有6名全職人員,每年租金及人工開支合共大約200多萬,每年舉辦20至30個項目。他指,劇團獲文化局「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計劃」資助兩名人員的薪酬,但不足以應付劇團所有行政開支,要靠澳基會的行政資助支持。「澳基會也不是100%全額資助,大約4成多一點吧,再加上文化局的『人才計劃』,資助額就合共佔行政開支一半多一點,其他透過租場、活動、工作等補貼。」
他表示,戲劇農莊跟很多本地藝團一樣,過往在舉辦活動時可文化局、澳門基金會甚或其他機構同時申請資助,文化局和澳基會加起來大約有6至8成,餘下的兩三成可能是門票收入,或節省一點去完成活動。而今年9月政府宣佈澳門基金會與文化局協調分工,澳門基金會將接受視覺藝術、文學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曲藝項目四類計劃資助申請,文化局將接受音樂、戲劇、舞蹈、文遺、時裝、設計、影視及動漫的項目資助計劃申請,意味着屬於戲劇類的「戲劇農莊」之後的資助來源將是文化局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活動資助,再沒有澳基會的行政資助,Jacky坦言,現時感到彷徨。
「如果之後沒有澳基會的行政資助,沒有足夠資金營運,可能就要放棄空間。我們現在的活動安排到明年1月,1月還有演出,也有人租場,有可能1月結束後就要搬走,但我們又簽了5年約,可能就要『撻訂』,那些都要蝕,因為那些不能申請資助。」
但可以靠出租等維持開銷繼續經營空間?「很難的,因為收得幾錢?大家用的時間都頗集中,可能都是晚上那幾小時,租了給這個團不能租給別人,而大部分時間其實未必有人會用到。除非澳門的全職成行成市,就會日日朝早下晝都有人用。而且政府也有免費場地,例如舊法院有rehearsal room免費提供,也可租文化中心等等。」
削減資助無可厚非 惟未考慮藝團發展
他指,戲劇農莊不少項目涉及教育、平台的工作,所以空間很重要,這空間也給了很多機會給年青人。對於現時政府以藝術形式分類將之撥歸不同機構處理資助,他認為,疫情下削減開支或整合是正常,也無可厚非,但分類後的實際運作或就支持業界而言,不論是怎樣釐定也好,資助金額也好,就有值得斟酌的地方。「現在的劃分在行政程序上相對簡化了事情,但沒很細緻地想清楚當這樣運作時,我們在面對甚麼。」
「所有文化政策應是幫助和扶持我們。在推行這措施前是否可和我們先談談?不然純粹從行政角度,覺得資助不能重疊,裡面沒包含扶助我們的元素,純粹是行政分工,但這分工衍生的問題沒有和我們談,這是一個問題。」「現在都會出現一個狀況,我想將來會更明顯的是——不會見到有大製作出現,除非是政府搞的,因為我們沒可能有足夠資助。我們可以做多大的製作?」
他表示,澳門正向職業化的方向發展。現在多了年輕人進修藝術類專業後回澳投身這行業,而既然是全職,人工就不能只得二、三千元,加上歷年通漲,製作費較以往倍增。「以前『圍威喂』,大家只是興趣,不收錢都肯做,三、四萬都做到一個演出,因為大家唔收錢。(現在)黑盒劇場也可以,就全部演員是學生,他們不收錢或只收車馬費,不是以此為生——那行業就永遠處於業餘狀態。以前是業餘,但現在不是,也不應該是,而且現在成本的確貴,買塊木頭都貴。」又補充,一些觀眾也會從佈景的華麗程度評斷是否值回票價。「個個都抽象主義咩……都要看手法。」
行業正在成長 但未來完全靠自己
Jacky指,近十幾年澳門的劇場水準提高了不少,戲劇農莊也於去年獲得了粵港澳大灣區特別貢獻獎,同場獲獎的有香港話劇團、香港中英劇團、香港春天舞台、廣州大劇院、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也獲選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節」澳門區代表節目。「都是因為我們有個穩定的地方,可以好安心穩定地去發展。但突然有這政策,我們還有沒有地方繼續運作也不知道。如運作下去我們一定要縮減我們的規模,可能純粹租一個辦公室,每次排戲上工作坊就不斷去出面租地方,有點流離失所吧。」
對於社會有意見指,藝團應該靠自己,不應太依賴政府資助,Jacky認為,如澳門的市場足以令藝團靠自己,這說法確實沒錯。「我們都想靠自己,我地正在努力靠自己,但不是一下子,而且我們的競爭對手不只同業,甚至有政府。一些大節或文化中心邀請回來的國際級演出,賣的票價並不貴,我們更不能賣得貴,我們怎能單靠門票去cover開支?」
「內地的市場相對大,我們現在很努力打入內地市場,但我們又未有一定的知名度去bargain價錢——我們沒有明星。《南海十三郎》有謝君豪,在內地就能賣,人家就會買。你是李俊傑,誰買這演出來做?但很多時又要標榜本地化,這需要過度期,也不單只我們努力,各方都要。」
文化也是民生 渴望政府與業界多溝通
接下來有何打算?Jacky表示,希望繼續和澳基會溝通,「讓他們明白我們的難處,如這行政資助斷了,我們沒法經營下去。」
「我們文化藝術表演不是錦上添花——我們是民生。我們是這樣覺得,也希望政府覺得我們是民生,因為這事是市民的素質培養,這事是一種教育。我希望我們是民生的一部分,而不是覺得沒需要。」
「我很希望政府推出任何政策前,廣泛諮詢。我們很渴望溝通,很渴望和政府相關部門和人士溝通。」「社會有很多更需要政府扶助的,我很明白,但在判斷時,我想首先不是『一刀切』。最終最終我覺得要有商有量,而不是『我話咁,跟住你地就接受吧』。我們的路是有些難走。當文化政策不長遠或經常改變時,我們很難跟從。」
他又希望,政府容許藝團調撥資助時有更多彈性,或設立一些專項協助藝團紓緩藝團的開支壓力。「『分工』是要把資源分清楚,現在不是,只是分了項目,裡面的『工』沒有分清楚。」「會否可以有專項去支持全職的藝團去維持一些坊間或業界很需要的空間和人員?不然我們又多兩三個失業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