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應該是一個周末三天兩夜自由行就可以解決的地方,有甚麼理由,可以待上18天?
全城皆舞台的澳門
澳門城市藝穗節(下稱澳門藝穗)從1999年起,每年秋天舉行,2000年第一屆澳門美食節開始,同時間舉行的,還有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Macau Grand Prix),平常時候,已經有娛樂場跟水舞間攬客,澳門秋天,更是全城皆舞台。今年是藝穗節第13屆、美食節第12屆、賽車第60屆,都在11月。
大賽車是從葡國人時期就有的,歷史悠久,澳門美食節開宗明義是為了賽車的配套項目之一,但藝穗節的開始卻是一個心思縝密、行動浪漫的僞革命。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跟香港特別行政區一樣,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但也提出聲明,列出了中國對澳門的基本方針。在「一國兩制」原則下,中國會確保其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維持澳門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這些基本政策,後來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加以規定。就是這個「五十年不變」,讓當時還只是劇場導演的許國權(人稱大鳥,現任職澳門民政總署文康部,仍然是劇場導演及劇作家),不論如何的在1999年12月20日前舉辦了第一屆澳門藝穗節,倉促到連個網頁也沒有,總之,下了手再說。
這個澳門劇場界的滋事份子,就這樣趕在回歸前,無中生有的長了一個其實不太合規定的藝穗節,如果有所謂標準的藝穗節,應該會包括三個條件:一、自由報名不徵選,二場地免費先搶先贏,三、售票所得皆歸團隊。但澳門藝穗節不透過公開報名機制,全由主辦單位民政總署邀請,場地由民政總署安排協調,票房則歸政府所有。由管行道樹的民政總署辦藝術活動乍聽之下是怪異的,但仔細想想,卻不無道理,因為全城場地大到觀光廣場國宅公寓,小到馬路上的公車、分隔島、垃圾桶,都是民政總署管的,這不就是環境劇場最好的夥伴嗎,不用跟太多人協調,藝術家幾乎可以要哪裡有哪裡,還有不用錢的國宅公寓當成外賓住宿或藝術村,這點是我特別佩服的,除了省下驚人的旅店住宿費用,充分利用政府閒置空間,對藝術家們來說,大家一起住在像家一樣的地方,是很特別的經驗,也是藝術交流最自然的場域,果然是心思縝密的浪漫份子。
不可思議的城市劇場
澳門城市藝穗節,就這樣到了第13屆,長達18天,橫跨三個周末,連開閉幕都算進去,總共23個節目,總場次不超過50場,參與觀眾數目跟票房收益(?)只能說很難計算。而當一個澳門藝穗節的觀眾,有一個慵懶而開放的心情是必須的,因為手冊上的資訊跟實際情況會有點不同,最新資訊以網頁為準,但即使隨時上網查,演出地點也可能會臨時改變,但是可以放心,現場會有工作人員舉牌告訴你換地方了,請往那邊走,澳門不大,演出地點之間相距都不遠,20分鐘內一定能走到,然後演出延後開場等觀眾,或是原來的售票演出也可能臨時決定免費入場,甚至因故取消,那已經買票的觀眾呢?就會得到紀念T恤及紀念品作為補償,諸如此類。主辦單位不緊張,觀眾也不用太嚴肅,就這點來說,的確是很藝穗的。這樣的規格跟操作,讓我想到朋友去歷史悠久的威尼斯雙年展的經驗,浪漫的義大利人是這麼說的,美好的城市就是要讓你迷路的,指標不清、資訊不明無所謂,就當是探險,遲到了、錯過了沒關係,下一場很快就到了。這跟2008年開始,今年(2013)第六屆的臺北藝穗節,嚴謹高效的專業行政團隊、動輒破百起跳的報名隊伍,還有逐年增加,只能更多不能更少的場次跟觀眾數目比起來,這些數字,簡直不可思議,那些機動浪漫的隨性執行,也是。如果在台北,早就被議員批鬥黑箱作業、績效不彰,在1999被打爆後,開道歉記者會勒令停辦,但在澳門,就有這麼一個微妙的、令人好奇的生命力,可以這樣持續著。
令人好奇的還有節目內容的選擇,單就今年的23個節目而言,涵蓋了戲劇、舞蹈、音樂、街頭演出、繪本創作、展覽、塗鴉行動、獨立策展、工作坊,閉幕遊行也是另一個獨立製作的節目,所使用的空間包括正常的黑盒劇場,觀光景點如大三巴牌坊前到外島社區廢船廠、街市頂樓(註1)、還有公園,甚至全城跑的開篷巴士,或是機動臨時支援的學校體育館等,演出團隊除了澳門本地,還有中港台,法荷葡,這樣的組合,同樣不可思議。
這個不可思議其來有自,在澳門政府規定、演出內容一定要有葡國節目的基本盤及大鳥的個人魅力之下,從2000年開始,就是無處不舞台的國際路線,2011年,澳門藝穗節與臺北藝穗開始默契上的合作,澳門藝穗節會邀請當年台北所選出的最佳人氣獎作品以及策展人挑選的節目赴澳演出,看來還打算與廣東現代舞周、深圳灣國際藝穗節、香港藝穗民化節,展開策略聯盟,共同邀請國際節目,進行三地或四地的巡迴演出。這個浪漫小巧的節,一直都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玩家家酒。今年原定有一個關於珠三角藝術節慶及愛丁堡藝穗節的分享會,是我最期待的講座活動,但就是因故取消的那一個,殘念。
澳門藝穗 看盡澳門的美麗 道盡澳門人的苦中作樂
前後共23個節目,在技術上來說,澳門藝穗是可以全部看完的,跟buffet式的大型展節比起來,優雅許多。如果以來源作一個簡單的分析,可以分成純粹來當客人的國際邀請、本澳與其他單位的合作、純本澳製作,再加上開幕及另外報名參加的閉幕遊行,整體看來比例平均、數量均等。
就製作水準或藝術品質來看,國際邀請總是容易吸睛,畢竟來者是客,但客人就是客人,大半是為了讓自己人開開眼界作交流,由於演出場地都是民政總署安排,欣賞作品同時,也是在瀏覽城市,如果認真按圖索驥當觀眾,澳門的私房景點也走完一半了。本澳與其他單位的合作,包括與日本舞踏的工作坊及臺灣藝穗節的舞蹈節目小匯演,也是交流成分居多。而對一個想理解澳門的外地客來說,純本澳製作,也許是首選。看完這些節目,好像也輕輕淺淺的掠過了澳門幾個世代的生命風景。
《小城童話》是一開始就非常期待的音樂類作品,自從知道澳門藝穗是可以搞到公家巴士作演出,就很想見識移動的環境劇場,果不其然,一臺開篷巴士,載著2012年才成軍的澳門流行搖滾樂團Catalyser跟不多的觀眾,搭著音樂的CITY TOUR就這樣展開,從澳門本島跨過嘉樂庇總督大橋往氹仔,穿過填海填出來的路氹城,停在中央公園,一段街頭演唱後,再回程。主唱一開始就說他不是個TOUR GUIDE,所以不多話,就是選唱著搭配風景跟心情的曲目,讓觀眾好好欣賞澳門風景,豪華的娛樂場、高樓大廈到舊樓老宅,以及還在填海的工程地,不用多說甚麼,都在眼裡了。
《水岸街童》在舊區下環街市大樓頂樓的羽毛球場,是澳門資深演員陳世平的獨腳戲,演出時間從下午5點到6點,剛好是天亮到天黑的時間,把天光都算進Q表裡。1950年代至1970年代,爆竹、火柴和神香為澳門三大傳統手工業,位在下環的這條蛤蟆街就是其中一個爆竹生產區,這裡的街攤早年是把貨物頂在頭上作流動販售,直到被拆遷整治成現在電梯街市大樓。陳世平用一個小時的演出,從跟觀眾玩小時候常玩的遊戲,開始說他的成長故事,也等於這個街區的歷史。這是一個只有他能演,只在這個地方才能成立的作品,演出後段的影像放映著街區早年的歷史照片,在通篇聽不全懂廣東話的情境下,此刻卻豁然明白,心有戚戚,因為那些影像堆疊的不只是澳門。演出最後,觀眾還能拿到當年在炮竹貼紙廠關門前跟店家要來絕無僅有的炮竹貼紙,還有現在已經很難吃到的澳門甜品『沙翁』,作為餘韻。這個環境劇場所展示的是可視的空間與不可視的觀演經驗。
《氹氹轉──跟着繪本去散步》,是澳門藝穗節裡其中一個視覺類的策劃,由澳門多位繪本畫家,以澳門風景為題創作,在兩個主要的空間—思空間與貓空間以及多個獨立端點進行展出,並且出版繪本小冊,兼具旅行地圖的功能。將視覺作品與空間結合的概念雖不算新,但也是作為城市散步的好理由,端點與端點間的距離不遠,行走之間,都能看見意外美好的街角,唯一可惜的是,除了思空間與貓空間有比較明確的視覺引導觀眾進入觀賞,其餘的端點,因為置放的空間太低調的沒有處理,分散了重心,可惜了作品。
《做一日村中人》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節中策展,雖然錯過了11/16的開幕活動,但整個規劃就是一個小型節中節,隔了幾天再去,風景還在,但少了人潮,多了靜逸。這是以澳門外島路環荔枝碗村作為場域的環境策展,由年輕策展團隊埋欄文化所執行,荔枝碗村是即將沒落的造船廠區跟近珠海市橫琴島的小漁村所在地,面對大多數已經荒廢停工的船廠跟消失的漁村文化,一群留外回澳的年輕人以此作為基地,用一周的時間,試圖重啟澳門人對此地的關注而進行的軟性保留運動,運用一條不到一公里,通往手打咖啡館的船廠老街,沿途的船廠文件展覽、環境電子音樂創作、詩作裝置、限定場次的手作工坊、錄像裝置等,形式清新,設計到位、鉅細靡遺的呈現新一輩澳門人對保留文化的企圖心,是可敬的。
在抵澳隔天,台港澳三地策展個案分享裡,展覽還沒開始,我還是先作了這樣的提問,利用藝術形式進入社區議題的介入行為,是近幾年藝術表達的風潮,看見一個議題不難,為議題發聲、介入、擾動,也就是一種手法技術上的選擇,第一步很難,為了引發起動,但更難的是下一步,以及更明確的目的,是否能持續進行,如若不然,喧囂一時,又歸於寂靜,藝術創作與環境議題,誰服務了誰?便會成為略顯嚴峻的疑義,此刻這樣的提問,比較像是提醒。
澳門的藝文人才養成,其實是BOT的。本地只有非正規學制的澳門演藝學院,跟難以入門的澳門理工大學與澳門大學,大多數想要學藝術的,只能往外跑,到台灣香港或其他亞洲國家當僑生,近10年多了往北京上海跑的,早年留外的,現在多是擔任公職或是在學校當老師,新一輩回澳的年輕人,不見得想(能)進入公職體系,而他們更想作的是如何把澳門留下來。
小小的、少少的、該有的都有
澳門的藝文圈,除了一個節目不多、場面不大,卻如此有機流動的城市藝穗節之外,還有一些小小的、少少的、必須的打卡點。
澳門有很多書店,但只有一家獨立書店,边度有書。是一個曾經在台灣誠品書店工作過的澳門人開的,在黃金地段議事亭前地的舊公寓樓上,不注意找,是會錯過的,有書有貓有沙發,像是澳門的小小書房,再上一層樓,是边度有音樂,賣音樂也辦活動,台灣的黃大旺曾經在這裡辦過演唱會。澳門的獨立閱聽市場大概也就撐得起這麼一家,據說,老闆最近想改賣黑膠唱片,朋友說,這個老闆一定是瘋了。
澳門的文化出版,嚴格來說,只有兩家,一家是「劇場閱讀」單張多折加書腰,專門書寫劇場事,一年四季出刊,每季就印800張,提供兩岸四地(台、港、澳、廣東) 13個端點免費派發。另一家是「論盡」,每月一號出刊,只在澳門8個端點可以買得到,我在也是只有一家的二手書店-連勝街47號(前身是窮空間)的書架上看到,一份5元葡幣,自助式投幣筒上寫著“我們相信,文化是值得投資的”。請想像一下把台灣的破報拆成兩組,劇場跟社論,然後刪掉刊登廣告之後的樣子。還有一本ART PLUS,免費派送,但只能說是港澳共版,而且廣告占了一半以上,發行其實是香港。
就劇場演出環境來說,最大的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也不過1076個座席,大多是商業演出跟國外團隊,大部分的小劇場活動都集中在幕拉士大馬路到漁翁街之間的工廠廠房,因為租金便宜,從1975年創立,最資深的曉角實驗室開始算起,陸續搬入了戲劇農莊、自家劇場、石頭公社,如果夠勤快,往前轉個彎,再走10來分鐘,就是牛房倉庫。在不大的澳門本島,兩點之間走路距離最遠不超過30分鐘的方圓之內,也就這樣餵養了一小群人超過20年。今年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出版莫兆忠編輯的《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專書,說盡了這20年的澳門劇場事。
9000元葡幣的消費現金
在澳門藝穗節的期間,有個不大不小的新聞,據說也是每年秋天的重頭戲之一,讓人引頸期盼的程度不下在塔石廣場等著看賽車轉播,就是說澳門人明年(2014)每個人都可以領到一筆9000元葡幣的紅包(註2),說是因為經濟穩定成長,澳門政府將充分運用公共資源,扶助及紓緩通脹對居民帶來的生活壓力,甚至還有大幅度的住房補助。真是令人嫉妒,想當年的臺灣消費券也不過3600元,而且還不是現金,澳門政府的闊氣,像是大哥在娛樂場裡贏錢之後發紅給身邊的嘍囉。只是拿人手短之後,甚麼氣都短了一截,可葡國人的基因使然,氣甚麼,不拿白不拿,想想要買哪牌智慧手機還是比拒拿丟鞋的多。
論不盡的雙城風景
這篇觀察筆記,只是淺走在『第13屆澳門城市藝穗節』表面上所看到的一些數字跟現象,以及這些夾縫中仍然優雅以對的澳門創作者以及比臺灣更小眾卻五臟俱全的藝術環境,從90後到5年級,每一個個體的演出創作都像是一個人的口述歷史,也都對應著這個城市的某個世代切片,暫且不談藝術表現的青澀跟一些必然的耽溺,即使在語言(廣東話)隔閡之下仍然能得到觸動,那是因為對文化的誠實以及對即將失去的警覺,那是不需要翻譯的共同語言,忍不住回頭看看台灣的創作者及環境,這是太重要的筆記。
澳門的小,有一種好,實在太有資格跟條件,成為完美的亞洲愛丁堡,大小剛好,交通便利,地形空間多元,歷史人文豐富,只差對的人還不夠多,重要的是資金可以雄厚。如果澳門政府再積極一點,再想多賺一點文化財……澳門18天,在面對虛華強敵一街之隔的常民文化裡,隱約看見臺灣10年前的美好、10年後的現在,卻也在瞬息萬變的城市地景中,預見台灣10年後的未來。兩張既不同又相似的臉上,印照的是論不盡、尚待續的雙城風景。
註1:澳門街市=台灣公有菜市場,澳門近10年來的城市規劃中,陸續將原有的傳統市場拆除,改建成有電梯的街市大樓,把原來的街坊攤販集中管理,舊區的下環街市就是其中之一。從地下室一樓的雞鴨魚肉區到上層樓的生鮮蔬果還有美食街,再往上就是社區活動中心跟公務辦公室,頂樓是羽毛球場,至於為甚麼把風大的頂樓作羽毛球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註2: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11月12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宣佈向每名永久居民發放9,000元,非永久居民5,400元,敬老金7,000元。換言之65歲以上澳門居民,可獲得合共1.6萬元。這已是澳門政府連續第7年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