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立法會選舉,幾個以年輕組合的參選組別都未能在直接選舉中勝出,這似乎是回歸後年輕人獨立組團參選卻無法突破敗選的宿命。由此,有看法認為澳門應探討現行選舉制度有否檢討修改的必要性?
對於這個議題,兩次參與直選卻落敗的傳媒學者林玉鳳提出建議,對選舉制度作出重大改變,引入「多議席單票制」代替本澳行了三十七年的「名單代表制」。多年參選均成功當選的來自工聯直選議員關翠杏就認為,可以探討不同選舉制度中那種更適合澳門實際情況。不過,民主派直選議員吳國昌取態則是維持現行的名單代表制。開一段為何引入新選舉制度呢?林玉鳳認為,現行的名單代表制本身設計是適合小政黨存活的選舉制度,不過,澳門並沒有實行政黨政治,所以這模式選舉制度對澳門並無實質意義,反而每次選舉為配合名單代表制模式,只能臨時組合成員而籌組參選組別。但更大問題是,在一些票源相近的參選組別之間競爭愈加激烈,「愈近票源的人,愈鬥得激烈,鬥過你死我活,」但這不必要惡鬥的結果往往可能是數敗俱傷。她又指出,經過這些年實踐也顯見,除了財團和大社團外,在改良漢狄法下已是導致參選組別誠如細胞分裂般不斷生出一組一組,數量愈來愈多,但就呈「 碎片化」而未能有足夠爭取入局的力量。可是這樣就造成議會政治或利益板塊長久不變動,未必有利民主政治可持續發展。 因此,林玉鳳建議引入多議席單票制。這個新選舉制度模式,概括而言就是回歸最簡單的概念,譬如直選有十四席的,那選民就從一眾候選人中剔夠十四名你認為適合人選。「 選民心目中想有不同利益代表的人在立法會內,那選一個傳統陣營、一個民主派、一個商人、一個專業人士、一個新人、一個激進派⋯⋯。這樣,相信有助不同利益或階層等多方的代表都有可能進入議會。」 她並強調,這樣選舉模式,就是將設定議會的政治勢力版圖或不同利益結構的權給每位選民。
不過,民主派議員吳國昌卻有不同取態。他表示,名單代表制的要素,在國家層面選舉是鼓勵政黨政治,而在城市的地方選舉則是鼓勵參選組別要有政綱;這樣在作為特別行政區的澳門,雖然沒有政黨政治(而事實上小城格局的澳門現時也無必要發展政黨政治),但其要求參選組別需有政綱,這不只宣示其政治立場或主張,更是向市民作出對未來需承擔推動相關事項或履行某些目標實踐的承諾,並讓市民有所依據地跟進作監察。 對於多議席單票制的特性,吳國昌認為這是給市民去選名星,「 靠個人表演爭取選票。」又或以利益驅使取得選票,但就無鼓勵提出政綱。 因此,兩種選舉制度比較,吳國昌的立場是支持仍然採用本澳行之多的名單代表制。
至於勞工界直選議員關翠杏就認為,選舉制度選擇應以這個地方的文化和社會價值等要素相匹配,本澳現行名單代表制實行了許多年,當中優劣如何大家都清楚。對於新建議的多議席單票制,大家未有了解,但應可探討在本澳具否可行性,「社會可以討論、探討不同選舉制度中那種更適合澳門實際情況。」她亦初步思考,多議席單票制對防止賄選又有否作用呢?「 因為如果是個人參選,而不是團隊參選,那選舉時,如果有人要買票可能只是其自己個位,相信也不可能買哂十四個位?」不過由於未有深入研究,目前她仍然沒有任何結論。 倒是對於間選制度,關翠妨h有肯定的看法是,一定要檢討間選的產生方式並作出改良。她表示,現時社會是不理解現行間選制度下的議員如何產生,這就有一個透明度問題,所以提高透明度是必須的。再者,也是檢討的重點,那就是如何使到間選議員在其所代表業界得到認受性,值得探討的方法是,改變現行由每個法人社團擁有若干選票做法,實行開放讓相關業界從業員及界別成員有投票權選出他們代表。無疑,預期這樣開放意見,無可避免可能有爭議,但民主政治發展也需要逐步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