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咻喂咻,1.2.1.2!海洋運動是日常的健康事——讀張卉君《黑潮洶湧:關於人、海洋、鯨豚的故事》

048 拒絕遺忘 紙本月刊

文:川井深一

網址:https://aamacau.com/?p=39086

時間:2017年04月19日 12:12

在澳門講海洋生態保育的話題真是有一種好似口痰斷不掉的孤寂。鄰近長隆又引進虎鯨,週週煙花放砲;原來的紅樹林已成無聖主之地,不劃入任何堂區,光明正大,只隸屬賭場酒店的金光大道;剩下的溼地成為城市園林,乾水步道,週邊常設節慶嘉年華擾鷺鳥生息; 填海土地面積愈廣,規劃爭議哪裡考慮公共利益。路環碼頭將只考慮遊艇,哪理得你白海豚航道。覬覦路環土地商機的權力者之聲駭人,無論你是地產界教育界,無論人頭抑或豬腦,起「別墅酒店,打造路環自然休閒旅遊中心」一定案無人敢說你傻。

任何公共議題,談到海洋、生物多樣性、環評,入海越深,就說你越離地,「同這『少數人』傾都費事」。不管這些利益到不到得了公眾身上,教青局都會發放生態教育資金,讓學校帶孩子進入禁錮海洋動物的監獄,奴化教育從娃娃抓起,最好孩子們都不知道海的事情、泥土的事情。真正的「離地」,從小做起。

張卉君《黑潮洶湧:關於人、海洋、鯨豚的故事》。

張卉君《黑潮洶湧:關於人、海洋、鯨豚的故事》。

《黑潮洶湧》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寫作,講的是太平洋的事情,也是南中國海的事。就像所有環境正義的缺失都發生在你我眼下,對抗這些力量也只必需是日常。《黑潮洶湧》寫的就是這一群在野性海洋最前線的平凡人,用近於自述的方式,講海洋保育運動有脈絡地呈現出來。它是一部小說,但所有人物、情節絕非虛構,作者因此便清楚與「運動中的自己」保持距離,整理出每個運動者的人生歷程,使之面貌清晰。

第五章《消失的榮光:海人誌》,裡頭描寫的清海伯跨越了半個世紀的大海。他包含了上一代人面對海洋的狀態與海洋文化/性格如何在我們這一代沒落。文中,於日本時代出生的清海伯,十四歲就上船討海,「不論是在技術、文化、精神上都受到日本很深的影響」。之後的人生,他到基隆作輪機長,跑遠洋,在海上遇到所有陸地上想像不到的事情,之後受家庭牽絆,轉跑近海⋯⋯即使在澳門,一個離海那麼近的城市,我們都很難從生活中看到人與海洋的關係。藉由一個討海人,我們可以讀到與自身相近的家族歷史被整理,以及不同世代的生命經驗如何被切斷,在現代社會終成為與海無關的個體。它可能是捕獵技術、工具的改變(從鏢魚,變成網具、起漁機、流刺網),或是記憶所繫之處的消滅(例如宗教、行業儀式變動,船隻、製船工廠拆卸),然後再成為人與自然的隔絕與對立。前後幾章,分別是五個不同人物的自白,切他們有各自的經歷、有各自的覺醒,也有各自看待大海的思想體系,進入不同議題(海漂物、鯨豚保育、反圈養、漁業資源)。在海洋運動裡,原來會被以為利益相左的討海人之聲,是全然不同看海的視角,真正在與自然對抗、妥協的海人之聲,就是關鍵。他們用身體和船隻貼平海湧波浪,去測量分析海洋今天的真實狀況,「大海的挑戰正等著這一代人——他們接下來要討的不是海,而是全人類共同的未來。」

海洋形態的思考方式非常有趣,它思索的不只是時間軸先人所在的前端,還是無可見的子孫所能有勇的未來,同時也橫向看到其他人群聯繫的方式,澳門的城市規劃方式,開始將自己放逐為陸地邊陲,而非海洋中心。我們正在切斷聯繫他者的路向,並以這樣的規劃作為儀式,塑造對遙遠陸地的想像,甚至信仰。

當我們問「海有多遠」,同時也勿忘記「海有多近」。她就在你腳下,在水上街市那條九吐魚身上,在你中午的餐盒。在你飛機起飛往遠方時,窗下那灘耀眼的泥黃。張卉君的《黑潮洶湧》,講太平洋,也是住在海上,你和我應該看得到的日常。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