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專業性備受質疑 蘇文欣:公佈資訊要貼地 預測失誤應解釋

2017-01-13 霧霾煙霞如何分? 專題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36938

時間:2017年01月16日 18:18

繼去年8月颱風「妮妲」及10月颱風「海馬」襲澳期間,氣象局「掛風球」標準備受批評後,日前局長馮瑞權一句「內地霧霾吹不到本澳」,再度引起社會質疑氣象局專業性。時事評論員蘇文欣認為,事件反映氣象局的公關及科普教育工作做得不足,坊間對氣象專業不熟悉,容易混淆「霧霾」、「煙霞」等氣象專有名詞。而氣象局的資訊不清晰,亦容易令公眾質疑氣象局的專業能力,並令公信力「大打折扣」。

蘇文欣認為,無論本澳使用「霧霾」還是「煙霞」來定義灰濛天氣,均應界定清楚當中的數據標準。當局發佈天氣訊息時亦應「貼地」,以簡單易明的方式向社會講解,並就天氣情況及深奧的專有名詞加以解釋,讓市民清楚未來的天氣情況。

過往氣象局曾多次出現氣象預測失準的情況,甚至曾出現鄰近地區的預測與本澳「截然不同」的情況。蘇文欣認為,科學預測並非百分百準確,準繩度視乎當局掌握多少資訊,但氣象局在預測天氣情況時應同時參考鄰近地區的資訊,作更準確的預測。氣象局官員亦應對訊息發佈負上責任,當天氣情況不符合氣象預測時,當局事後應向社會解釋預報為何出現偏差,同時借機會進行科普教育。

訂閱每月紙本
時事評論員蘇文欣

時事評論員蘇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