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萬里長城」這個名字會聯想到甚麼?橫亙在中國北方峻嶺上連綿數省的長城?潛意識地感到自豪的「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稱號?霸氣的秦始皇和他的兵馬俑?長城邊上那個斷腸弱女孟姜女的故事?那個在塞外牧羊19年的節義漢使蘇武?還是可憐被北擄的趙宋徽、欽二帝?也許還記得「西出陽關無故人」或「春風不度玉門關」之類的詩句 (粵劇的曲詞不也有這兩句嗎?),然後耳畔彷聞「陽關三疊」的琴聲、沙場上殺聲震天的人馬刀劍聲……。民眾常戲說,登過長城就是「好漢」,為甚麼不是登泰山、喜馬拉雅山?
這就是「文脈」,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文化脈絡」,是構成我們的意義世界的基因,我們可以藉此穿越時空,往復不同世代之間和古人對談。
大三巴牌坊立面從下往上的第二層兩側各裝飾了一隻張大嘴巴的中式小獅造型 -想像的吉祥獸。在我們的文化脈絡裡,這隻虛構的怪獸自有它既定的造型特徵、象徵意涵和被安置的地方,例如立在大門旁或屋簷上發揮著寓意的作用而非實用的功能。它甚至構成我們自身和集體記憶的一部份。
可是見諸於希臘神殿或歐洲中世紀教堂及修道院等建築的簷頭動物造型,則是疏導屋頂雨水的水槽口的滴水嘴。它的唯一特徵是拉長了的動物身體,看似從牆壁飛出來的怪物,但是它無造型原型,從寫實的獅子到拼湊不同動物特徵的怪獸和醜陋凶惡的人或精靈等造型都成,因此造就了很大的創意空間。
今天對著大三巴牌坊或城裡的葡式建築,我們的思緒與文化聯繫實質到底是甚麼?能上索多遠?我們從這些存在的實物聯想到的當時社會圖像是怎樣的?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歷史沉澱於特定的概念」,觀念和語言的轉變關係著人們的歷史知識。在政商不遺餘力的宣揚,行走於今天葡式化街道上的人們,有幾個能清醒地告訴自己「這是想像的西方」。
近日友人給我看一張拍攝於上世紀40年代的照片,照片中現在的新花園泳池和酒店以至塔石廣場一帶是空蕩蕩的泥地,沒有馬路也沒有房屋。今天塔石廣場邊上的衛生局、中央圖書館、歷史檔案館等一列葡式建築是60年代才建起來的。
「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學者提出從日常生活來重構社會的立體圖像。一位關注本土的美術老師試圖從富有生活意涵的街道名稱,引導學生去想像這個城市的過去,還原本土的社會生活歷史面貌。
你能想像蝦巷、田螺巷、草蓆里為甚麼會在同一社區?雀仔園、牧羊巷、甘蔗里、打鐵圍、打纜巷等能折射出甚麼樣的行業和社會活動?和地理環境有甚麼關係?有聽過以下這些街道名稱和知道位於哪裡嗎?戀愛巷、公仔圍、跛腳梯、仙女巷、爐巷、鏡巷、兔巷、短巷、騎樓街、西瓜里、泗 [口孟] 街……
我就是看到「牧羊巷」這個名字才想起祖輩曾說過,小時候有人拉著羊、搖著鈴沿途賣羊奶。他是吃鮮羊奶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