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樂中年》談談電影中的人文關懷

戲游花間 藝文爛鬼樓

文:何志峰

網址:https://aamacau.com/?p=16965

時間:2015年04月22日 12:12

昨天看了1947年由桑弧編導的老電影《哀樂中年》,這部電影使我難以忘懷。

《哀樂中年》電影海報,1947年

《哀樂中年》電影海報,1947年

故事是這樣的,小學校長陳紹常(石揮飾)喪妻,有三名小學子女要照顧。姐姐勸他再醮,他看到朋友的繼室如何欺負繼子,就沒有續弦的心思了。一心一意在敎育事業工作。孩子長大成人,長子陳建中(韓非飾)成為上海的青年銀行家,生活在上流社會。他開始覺得爸爸去小學當校長不再體面,銀行家的父親,應該在家裏享福做老太爺,這個五十歲的爸爸都不知如何是好。最後他無意之中發現兒子為他準備的葬地,也決定和年青的女校長,即是他從前朋友的小女兒(朱嘉琛飾)結婚,也將墳地和建材稍事修葺,改為新的小學校,並安居於此。影片最後,他和新婚太太誕下了小寶寶,使原為死亡之域有了新生命,充滿了生機。

不能不提,這部桑弧編導的作品,石揮演得很好,如果沒有看影評,真的不知道他就是在《太太萬歲》(桑弧導演,張愛玲編劇)裏那個糟老頭岳父,原來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舞台劇演員,在鏡頭前都看不出來這些舞台痕跡。而女角朱嘉琛也非常好,網友說她「宛如空谷幽蘭」再好不過,她的美與氣質現今難以再有,可惜她作品不多。

女主角朱嘉琛

女主角朱嘉琛

這樣的電影,即使放在近年的華文地區,也很難看見。

人生歷程,大抵可以分作孩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階段。少年和青年容易判斷,用中學為界來區分,應該沒有甚麼人反對。而青年呢?當四、五十歲人還能拿十大傑出青年獎時,中年的定義就模糊了。在澳門,六十五歲可以拿社會保障基金,可以辦頤老咭,坐巴士只需三毫子,如果六十六歲的人登完黃山回來可以大大咧咧地說自己是長者,那八十歲那些叫甚麼?是不是老年之上再要加一個風燭殘年?何況在澳門有很多剛過六十歲的人,不停地在算自己早拿社會保障基金是著數了還是蝕底了,是不是政府對不起他們這些「長者」等等。

還是影片中的陳建中講得好,是不是中年的概念是相對的,影片中如是,實際也如是。如果1947年的中國,社會上由三四十歲的青壯年人主導,五十歲以上的人或可以叫作中老年人了。如果像今天澳門一樣,社會是由四五十歲的「青壯年」人主導,中老年人的概念又應該有所不同了。

《哀樂中年》劇照

《哀樂中年》劇照

 

中年真的很尷尬。未太老,沒有失智,走路也不需要人攙扶。輩份又比後起青年為高,青年人做事他們看不慣,年青人看中年人也看不慣︰一個時代落伍的人憑什麼在此指指點點?影片中提到,中年人應該繼續為這個社會貢獻,繼續工作,不是做什麼老太爺,或是「享福」等死的老人家,每日無所事事游手好閒。但畢竟距今有差,影片中沒有說清楚,中年人應該如何在這個由青年人主導的社會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片中退休校長退休後,幹的仍然是校長。

十年間,時代從Nokia到了iPad,敎育政策已經跟不上環境的轉變而大大落後,其他領域亦然。中年人亦需自我檢討,檢視自己在社會上的能力,再而重新適應一個連年青人都要追趕著去適應的社會,再而有貢獻,這需要勇氣和識見。不然只是一味講著當年勇,只依照以往成功的經驗去為這幾年就轉變一次的社會工作是危險的,也愧對社會。

主導社會的青年人需要胸襟和睿智去看待退休的中年人,使社會上有他們的位置。主導者需要具備視野和能力,因為退休中年人再服務社會並不是「退休的莊荷主任於退休後可以再做兼職莊荷」這般簡單,我們的社會發展得太快了。

我們總是困在「長幼有序」的迷思當中。這個年齡序列包含了身份地位的高低,又引伸到尊敬和謙讓。這種社會結構到今天也是牢不可破,在古代農業社會更是行之有效,在這個iPad、Wechat年代到底應該如何適應,這又得去請敎「專家學者」了。

 

編導桑弧

編導桑弧

 

看完這一部電影,首先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就是中年人的戀愛。在電影中,五十幾歲的「老」校長,娶了一個二十幾歲的女敎師。在現在澳門可不可以?如果不是校長和敎師,而是有錢人應該沒甚麼爭議。但如果是校長和敎師,我想爭議性就真的大了。 

其次讓我想到的,澳門二十幾歲的女青年,會不會欣賞電影中的陳紹常?五十幾歲,當了一輩子的窮校長,想必沒有甚麼錢,溫飽雖不會是問題,社會地位不會很高,也不會太低,但有學識,人品又好,韻味也足夠。現今澳門二十幾歲的女青年,會不會欣賞或與這種特質的男性戀愛呢?那可未必。如影片中的忘年之戀,是少有例子。但若發生我們身邊呢?看倌二十幾歲的女兒在事業前途一片光明之際,竟愛上一個五十幾歲的退休中年人,父母又應作何感想?再而引伸到,如果五、六十歲的中年人,重新找到另一半,在餘下的生命裏互相扶持地走下去,他們的二十幾歲的子女又會怎樣去和父親或母親的另一半相處?又或者⋯⋯現今還會不會有人拍這類題材的電影?

 

最近看到一則報導︰「奧地利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表示,年老定義不應單靠年齡去分,應以仍可活多久作區別,當生命餘下15年或更短才可稱作老年。以50年代的英國人計,滿65歲還可再活約15年,但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指,當時出世的人如今已可比父母多活約9年,所以新老年定義應為74歲。」(註1)當今七十三歲的人,經歷著戲中石揮演的老父生活︰退而不休、戀愛、再一次當父親,我們應如何看待?

 

如此進步的思潮,令人很難相信這是一部1947年的電影。1947年是一個甚麼樣的時代?是國共兩軍在打大戰!國運前途茫茫,別說中年人,青年人的生計也不知何去何從,溫飽也成問題。編導桑弧拍出這種電影,68年後的今天也覺得十分不可思議,近年的華文電影也不會拍這些題材的。

 

在該片編劇中,雖沒有出現張愛玲,但已有資料考證張愛玲有參與該劇的創作,因此片中亦瀰漫着張氏風格。(編按)

在該片編劇中,雖沒有出現張愛玲,但已有資料考證張愛玲曾參與該劇的創作,因此片中亦瀰漫着張氏風格。(編按)

與其說編、導利害,倒不如說,在當年國難之際,竟然有投資者願意投資去拍一部這樣的電影,更是令人敬佩萬分。請別忘記,即使是黑白片,當年也有當年的市場,可賣座的電影不只這一套,愛情片、戰爭片當然也有,但拍出了一套關於中年人的電影,然後再以票房來挑戰和測試觀眾的認受性,這種電影投資人更是偉大。電影中的人文關懷,換了好幾個世代仍然切中要害,更讓我佩服那個年代、佩服當年的電影老闆、當年的電影從業員,以及當年的觀眾。

 

澳門的電影工作者,還有澳門的電影投資者,製作電影時,其實還應該想想在電影歷史的洪流裏,自己將置身一個甚麼樣的位置。仔細看看這部經歷將近70年的電影,還有其時代價值,澳門的電影將會稍縱即逝?還是歷久不衰?

 

《哀樂中年》

又名:Miserable at Middle Age

導演:桑弧

演員:石揮、朱嘉琛、沈揚、李浣青、韓非

中国/1948/DCP/B&W/104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jP449p76Kk

 

註1︰http://goo.gl/qN1YLY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