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持續上升 部分街區日日塞爆 胡景光:旅客數約疫前七成 現評估承載力「沒意義」

即時報道

文:記者K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3888

時間:2023年08月16日 20:20

大三巴下,寧靜的耶穌會紀念廣場不再復現。

大三巴牌坊下人山人海。

本澳旅遊業正處於疫後復甦期,旅客人數持續上升,而城中部分街區更是日日塞爆。日前澳門旅遊業議會主席胡景光向媒體表示,有信心今年全年到澳旅遊人次可達2,400萬至2,500萬。然而,旅客持續增加對部分街區交通以及市民生活亦造成一定影響,而擠迫的環境亦非舒服的旅遊體驗。問及本澳是否有足夠承載力可接待大量遊客,胡景光接受本媒訪問稱,相信遊客訪澳對於各行各業都一定會有幫助,惟認為現時評估旅遊承載力沒有意義,因現時接待遊客量與疫情前有差距。

他又指,疫情期間本澳環境「好靜」,全面開關後旅客突然到澳,若居民對承載力或接待旅客有負面觀感,只是「一時未適應過來」。

日前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境旅客逾半數目的地為澳門,其次是香港、泰國和日本。

胡景光:估算今年旅客約2,400萬以上人次  只恢復至疫前約七

胡景光表示,本澳上半年入境旅客約1,100萬人次,七、八月旅遊高峰期間日均人次約8.9萬及9.3萬,估計十月之後可維持日均7至8萬,全年估算約有2,400萬以上人次,恢復至疫前七成左右水平。

他又指,澳門以旅遊業為主,訪澳旅遊數字上升必然對本地商家有幫助。他又指,往年數據顯示訪澳旅客占七成為內地旅客,兩成為香港旅客,其餘是國際其他地方到澳。

胡景光:旅客、商戶未感物價高

他續指,現時社會物價必然有通貨膨脹,惟未聽聞有旅客或商戶有感消費物價比疫情前提升,亦未見過去幾年本澳消費指數呈現「突然增長」。

不時有居民意見指,疫後大量旅客到來,讓本澳交通資源更為緊張,就連部分食肆都「迫爆」,問到本澳疫後是否具充足的旅遊承載力接待大量旅客?胡景光回應指,據最近期的2017年《澳門旅遊接待能力》研究,當時本澳的「最佳旅遊接待能力」為每日不超過11萬人次,即全年不超過4,010萬人次。

他又稱,預計本年旅客總數相較當年研究時建議的四千萬旅客人次及疫前的旅客人數有一段差距。若現時進行「接待能力」或承載力評估「其實係無意義,相信現階段唔會有呢個(接待能力不足)問題」。

氹仔舊城區官也街附近平日吸引不少遊客。

部分居民對過多旅客有意見
胡景光: 只因疫後人流突然增加「唔適應」

胡景光續稱,過往疫情三年旅遊業大減,居民均習慣澳門「好靜」,現時旅客數字亦只是2019年七成都沒有。然而,年初突然全面開關及開放旅遊,若居民因此而對環境反感,「我相信(居民)只係一時適應唔過來,呢個唔應該是作為一個話題。」

近日政府表示將研究增加三、四星酒店比例,以及增吸引國際客源措施。對此胡景光認為,現時國際到澳客源情況一般,未恢復至疫前數字,已見旅遊局與六個旅遊綜合體推出對外國旅客的支持方案。

他又指,博企在未來亦將增加海外市場,希望可吸引國際旅客。一旦增三、四星酒店便能加強多元旅遊元素,為旅客提供更多選擇,能為旅遊市場帶來正面影響。 

旅院提數建議增加本澳旅載力

事實上,有關本澳城市承載力一直為本澳重要議題而據旅遊學院在2019年針對《澳門旅遊接待能力》研究的回應指出,本澳旅遊接待能力關鍵問題在於兩方面,即旅客數量在旅遊高峰期激增,以及旅客過度集中在某些景點。

據該研究,旅院提出改善建議包括:明確界定長遠發展旅遊業的區域,增加旅遊地標,適當地與民區分隔以減少對居民的影響;對旅客背景及行為深入研究,透過了解他們的出行模式、到訪目的、逗留時間及資料搜索過程等,設計和推廣合適他們的旅遊產品或路線,有助分流旅客等。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