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交 回首城市邊緣 ——已故攝影家李銳奮結集出版《另眼相看》

《另眼相看》由本地藝術團體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燈塔出版社(Guia Editora)聯同香港brownie publishing共同出版,九月上市。(圖片來源:Tongchar Studio)

生於斯,長於斯。已故藝術家、攝影家李銳奮(Frank Lei,1962-2022)終其一生在小城創作不輟,作品類型及風格多元,從書寫到影像紀錄均可見其心繫城市。本(9)月出版的《另眼相看》是他身後首部結集面世的攝影集,輯錄攝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至千禧年間澳門急速變化的城市面貌,黑白影像層層疊疊隱約透出傷感,時而抽象、時而鋒利。

然而,攝影家的凝視總離不開遊離邊緣的人和事。

廿載過去,那些他熱切拍攝的小城光景早不復返。有別於今日璀璨奪目的城市外觀,從黑沙環馬場區到已清拆的青洲木屋,鏡下曾遍地頹敗,現已高樓林立。城市換了張臉,而影像中的小城則永遠樸素、迷人。

《另眼相看》由本地藝術團體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燈塔出版社(Guia Editora)聯同香港brownie publishing 共同出版,編輯團隊囊括澳門、香港兩地人才。本書執行編輯、本地攝影推廣團隊「方言社」負責人之一楊俊榮(Alan)就指出,李銳奮生前作品多樣,電影、攝影、音樂、文學等皆為其畢生所愛,但碩果累累的攝影作品長年封在箱底、鮮少出版。是次《另眼相看》出版則是一次契機,讓讀者得以回溯上世紀小城風光,亦是對本澳重要攝影家李銳奮一次較具系統的整理和回顧。

此前,燈塔出版社已陸續推出李銳奮生前所著文字,結集散文三本出版,分別是《意猶未盡》(2023)、《用文化請客食飯》(2023),以及同樣在本月面世的《一切安好?》(2024)。

Alan就指,李銳奮生前作風低調,仍有大量佳作未展露人前,未來將陸續出版攝影集、舉行展覧等,讀者亦得以一再重返他欲表達的人文精神。

缺席的九十年代攝影創作

《另眼相看》收錄李銳奮攝於九十年代至千禧年的影像紀錄,按拍攝地點分為八個部分:黑沙環馬場區、鄭家大屋、冠男茶樓、青洲木屋區、內港、路環荔枝碗、橫琴、澳門。大部分景致均已從城市地表消失,如馬場區往日曾是一片菜地;與澳門一水之隔的橫琴,未發展前更顯得荒蕪空曠;內港曾見漁業繁盛、泊滿漁船;鄭家大屋修復前分租予各戶人家,內裡晦暗,載滿居民的起居用品⋯⋯

Alan就指,李銳奮留下不少未面世的、長年拍攝的菲林成品。《另眼相看》的內容可視為一輯澳門的時代切片。除了紀實以外,他也拍攝不少實驗、抽象風格的影像、記錄異國風情。這些景象,對今日澳門而言是觸碰歷史的線索,也從攝影家的光影和構圖可一窺其在藝術上的破格作風。

然而,拍攝澳門在李銳奮心中始終佔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澳門的地標作為引子,更能呈現攝影家當下的記錄精神。「以第一本攝影書來說,一定是做澳門(主題)行先是最好的。」

《另眼相看》內頁。(圖片來源:Tongchar Studio)

李銳奮早期曾任《澳門日報》記者,後至巴黎留學並在九十年代初回流澳門,任教於前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先後成立藝團石頭公社、婆仔屋藝術空間、牛房倉庫,深耕本地藝術發展及教育。Alan續介紹指,他可謂首批回流本澳發展的藝術家,有其指標性的地位。

綜觀本澳攝影發展,曾有展覧回顧更早期六七十年代的攝影創作,例如李玉田、李公劍與歐平等人,那麼,李銳奮本次作品面世,則可視為對本澳攝影發展的一次補充,亦是傳承。「回想澳門九十年代的攝影藝術發展,並沒有一個系統性的紀錄,來告訴你這個地方發生過的事情。」Alan表示。

念茲在茲的城市與人

揭開攝影集,在世紀之交、城市興衰的夾縫間,李銳奮記錄人們遭逢變化又處之泰然。正正是快門落下一刻,攝影家對城市抱有濃厚情感,造就觀者閱讀他作品時所共感的傷懷。

Alan又稱,從逾兩萬張菲林照片中打撈精華,書裡是「人」串連敍事。「人是他照片中的重要角色,即使他拍地方也好,都要有人的元素在內。」作品所展現的氣息皆是拍攝時定調,編輯上亦未介入、影響。或者又與李銳奮留學歐洲背景有關,攝下的畫面挾帶憂鬱,亦是不可忽視的戲劇張力,人在其中有如站上舞台。

《另眼相看》內頁。(圖片來源:Tongchar Studio)

在編排過程中,Alan亦希望儘量貼近李銳奮攝影當下的感覺。Alan憶述,李銳奮對澳門感情真摯,城市更迭讓其深感惋惜,使他拍攝澳門的取態有別於拍其他地方。「他不拍大興土木的建築,專注在即將消失的景象及小人物生活上。」

關於城市的破滅與重建,本書的最後一章亦記載李銳奮的感言:「老房子忠心耿耿地替城市人小心留着他們會忽略、可又十分珍貴的東西,等待他們有一天回來取走。今天,拆掉一座老房子,一點也不難,可惜同時也搬走了好多人的記憶,抹掉了城市的身份,沒有了歷史感的地方,是個不再值得留戀的地方。」

圖像傳遞相對完整的氛圍,故此,Alan刻意不在書中置入太多文字,只加上輔助性的說明,例如介紹青洲木屋區在2010年已全部被拆除,經營逾40年的冠男茶樓曾擁「澳門四大茶樓」美名等。

在書中,讀者得以遊走那些「此曾在」的地標,內裡有人蟄居、漁船上有人、未清拆的木屋周邊有少年在玩耍、黑沙環的農民望天打卦,每每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觸發想像當時澳門人的處境和地景。「有些地方是消失得太快了,其實不是很久之前的事,不過九十年代而已,但今天的黑沙環截然不同。」

藝術為橋梁

紀實以外,Alan又形容李銳奮是個全能、多產的藝術家,為人淡泊但風格大膽,或是由於他身處年代甚具創作自由、藝術環境仍百廢待興,也是當時本地優勢。

以攝影手法為例,李銳奮嘗試用不同片幅、風格和題材攝影,也做裝置、畫畫等,形式多元亦是可貴的實驗精神。Alan續稱,他亦絕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前輩,溫和的個性與開創性形成衝突。

多年來李銳奮除了培養藝術後起之秀,發起無數活動和項目,亦曾主導記錄青洲與橫琴發展的攝影展覽,留下一批珍貴影像。他生前在港、台多地也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多次邀請外地藝術家到澳展出及交流,致力搭起一座座橋梁連結本地與外地藝術,志在擴闊本地藝術視野。

「不論是澳門的攝影或藝術,在亞洲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可能不是以量取勝,但是有它的名氣。澳門並不是完全自絕於亞洲藝術與攝影論述以外。」Alan道。

適逢近期香港大館BOOKED藝術書展,《另眼相看》亦和其他澳門藝術作品一同於香港參展,望吸引部分香港讀者。Alan預期,對澳門紀實攝影、舊景觀有興趣的人,或是閱畢李銳奮散文集後希望再作補充的讀者,該書絕對有其趣味及重要價值。

《另眼相看》於香港大館BOOKED藝術書展展出。(圖片來源:方言社)

《另眼相看》亦收錄著名台灣攝影家阮義忠的序文:「攝影最強的地方,就是替終將消失的人事物留下證據。李銳奮關心眼晴所見的一切,懷著同理心按下快門,觸動著讀者,讓他們感同身受。在我看來,這就是強而有力的風格證明。」

訂閱每月紙本

《另眼相看》書封。(圖片來源:Tongchar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