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間選議員崔世平、葉兆佳、王世民分別就本澳發展「美食之都」提出建議,認為本澳可從多個方向發揮優勢。崔世平就指,本澳需要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食品産業,又舉柳州螺螄粉作為國內一個成功例子。另一議員葉兆佳則指出,本澳需拓寬生鮮禽類的進口來源並降低食材成本。而王世民建議,政府可定期舉辦烹飪活動或比賽,吸引優秀廚師留澳「獻藝」,與本澳廚師進行交流。
崔世平:效仿「螺螄粉」
建立具影響力的食品產業
立法會今(31)日舉行全體大會。在議程前發言環節,崔世平指出,本澳需進一步發展「美食之都」,助力本澳美食走向國際市場。
他指出,本澳有眾多具潛力的美食,如葡撻、涼茶、各類麵食等,「這些都是澳門獨特的美食文化符號。」不過,現時手信產品仍大多停留在規模有限的肉乾、杏仁餅等,未能進一步培育屬於澳門自己的食品産業品牌。若本澳結合大灣區發展機遇,將可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美食品牌產業鏈」。
崔世平又舉例柳州螺螄粉指,本澳食品可以此參考發展。他舉例指,當地以工業化理念,將螺螄粉由路邊小吃策劃成包含上、中、下游的完整食品加工及生產銷售線,甚至發展文旅體驗、兼具物質監測等,數年間擴大至五百億的産業規模,並認為,未來「螺螄粉産業」會有更大發展前景。
葉兆佳:拓寬食材供應 降低成本
葉兆佳在議程前發言指出,本澳對食材的選用受到較大局限,限制發展「美食之都」。他建議政府拓寬本澳生鮮禽類的進口來源並降低食材成本,一旦控制食材的品質和來貨價,可增加本澳飲食業的競爭力,吸引居民留澳消費。
葉兆佳以本澳「生鮮雞」供應為例,今年(2024)初「生鮮雞」重新恢復供應,但其他家禽如鴨、鵝的食品水平仍大幅落後於鄰近地區。他又認為,本澳要拓寬本澳生鮮禽類產品的種類,讓本地飲食業可接觸更多高品質食材,滿足居民和旅客對優質美食的追求,更能鞏固「美食之都」的金名片。
葉兆佳亦提到,內地飲食業性價比高、具吸引力,本澳近期亦有不少居民「北上消費」。有飲食業界反映,現在本澳食材來貨價格比內地貴兩至三成。他建議政府需協助業界開闢更多進口管道,降低食材成本,提升本澳飲食業的競爭力。
王世民:定期籌辦烹飪活動
吸引優秀廚師「留澳獻藝」
王世民指,本澳要發展「美食之都」,持續推廣和傳承美食文化,建議政府定期籌辦與美食相關的活動或比賽,而比賽過程可通過電視節目、社交平台、短片等形式宣傳,推動澳門的多元旅遊形象。
他建議指,在上述活動中勝出的外地廚師,可以在本澳「獻藝一段時間」,讓本地業界與國際廚師互相學習,亦能吸引旅客來澳。此外,政府可利用「美食探店」的形式,制訂相應的社區美食旅遊路線,讓旅客穿梭各個社區到訪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