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瑜:養老金未達調升標準 照顧者津貼按原有標準發放

即時報道

文:記者離地

網址:https://aamacau.com/?p=111454

時間:2024年06月12日 0:00

不少長者在退休後面對身心及社交圈子變化,容易感到被社會孤立,甚或經濟出問題、突然失去親友等。

資料相片

立法會昨(11)日舉行口頭質詢大會。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應直選議員李靜儀及羅彩燕有關調升養老金及照顧者津貼的質詢時指,現時養老金未達到調整標準,如果要改變養老金調整機制並提升養老金金額就需要「計好條數」,例如提升社會保障基金(下稱:社保)供款,讓社保不會有倒閉風險。而照顧者津貼自202312月起才轉為恆常措施,照顧者更需要良好的關懷網絡,可以關心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比單純提高津貼更為重要。

歐陽瑜:調整養老金須先確保社保不會破產

歐陽瑜昨日出席立法會大會回應議員提問。羅彩燕指出,養老金自20201月後卻沒有調整,養老金調整機制「未能夠反映他們(長者)的實際生活狀況」。歐陽瑜就回應指,自20201月至2024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率是2.38%,未達到觸發需要調整養老金的3%水平。

她續指,如要改變現時的養老金調整機制、提升養老金金額,就要經過充分討論,「我們要計好條數。」例如按照收入的級數,增加社保供款,那政府需要研究,供款要提高多少,才令社保不會有破產危機。

歐陽瑜又稱,在疫情期間,政府每一年社保的收入都非常少,「因為我哋嘅賭稅真係少咗好多,我哋見到都驚。」加上本澳長者的數字會逐漸提高,預計在2041年本澳長者人數會高達16.4萬。所以自己亦不斷思考未來社保如何在不怕破產的前提下可以供養長者。

對於另一直選議員梁鴻細提及增設「長者消費物價指數」,歐陽瑜回應指,統計局需要時間去統計。

歐陽瑜:比起提升照顧者津貼
照顧者更需要良好關懷網絡 

李靜儀問到當局會否計劃提升照顧者津貼。歐陽瑜回應指,發放照顧者津貼的標準是「很明確的」。照顧者津貼原屬特別援助金,它自202312月起才轉為恆常措施,截至4月底共有超過260個照顧者家庭受惠,發放津貼總金額約1,268萬澳門元。受惠對象包括無法自行坐立的長期臥床病患,重度或極重度,包括程度不分級的智力、自閉症和肢體殘疾人士。

歐陽瑜認為,照顧者未必一定是需要津貼,他們是需要「得到更好的照顧」,例如建構一個良好網絡,讓照顧者、被照顧者都可以被關心及幫忙解決問題。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列席今(11)日立法會大會。

歐陽瑜:未來在東區增設長者院舍
吸引本地青年投入照護工作

在有關長者照護問題上,歐陽瑜表示,現時除了長期照顧的長者院舍和康復院舍需要輪候之外,暫宿或暫託服務並未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面對院舍輪候情況,政府未來會在東區增設長者院舍。 

她指出,政府將在東區增設兩間長者院舍,預計會提供約一千個床位,並在同一區增設衛生中心,預計在2027年落成。 

另外,政府會積極培養照護人員,將協調職中及高等院校,開設健康照護課程、增加相關高等教育課程學位的名額,吸引青年人升讀該課程,投入照護工作。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