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名著】二百年後,《科學/怪人》如何對應今天?

只見台上的演員屢屢拉開一筒筒膠膜⋯⋯雖然透明,但也是一種隔膜。由本地藝團演戲空間與日本藝團Theatre Moments合作帶來的作品《科學/怪人》,以類似的意象展現出科學家與怪物之間的互不理解。「人與人之間好像有一道無形的牆,這道牆其實也可以是偏見。」編劇兼導演佐川大輔介紹道。

用十九世紀名著 說廿一世紀現況

本地藝術節演出《科學/怪人》改編自英國女作家Mary Shelley的長篇科幻名著《科學怪人》,內容講述一個科學家創造了一個有生命的「怪物」,「怪物」對自己的創造者的無情以及世界對他的敵意深感憤恨,於是決定報復。佐川大輔介紹,自己受「三一一大地震」影響,十年前原將這故事和核電的災害連結,指出人類創造的科技已超出人類所能控制的範圍,令世界出現災害,但後來在英國看到一個有部分近似的演出,於是擱置了這概念。到新冠疫情爆發,全球很多人需要隔離,於是觸動了他再改編《科學怪人》。「原作是個很長的故事。大家只知道科學家找了很多不同的部分去組成一個怪人,但他為何要這樣做,背景是甚麼,很多人都不知道。」

導演佐川大輔介紹,Theatre Moments 一直喜歡用極簡的設計,希望能讓觀眾有更多想象空間。膠膜的靈感來自於疫情期間要將人隔開,防止病毒傳播。相片來源:澳門文化局

導演佐川大輔介紹,Theatre Moments 一直喜歡用極簡的設計,希望能讓觀眾有更多想象空間。膠膜的靈感來自於疫情期間要將人隔開,防止病毒傳播。相片來源:澳門文化局

原著將故事設定在十八世紀,但佐川大輔把作品的時間背景推遲到一九二六年開始;在原著中從法國逃亡的家庭也變成了從德國逃亡。一九二六年,德國加入國際聯盟;然後是三十年代納粹勢力抬頭,猶太人受迫害;而回溯十八世紀中葉至《科學怪人》出版時,英國正值工業革命,東印度公司和殖民擴張如火如荼,法國大革命亦激化了英國的社會矛盾。這些衝突在Mary Shelley筆下轉化成了《科學怪人》中的人物關係;今天,佐川大輔以這關係對照了一百年前的歐洲,及一百年後的當下。

珍貴的交流 並非必然

作品於二○二○年在日本首度上演。今次搬到澳門舞台,佐川大輔介紹,結構和設計與日本的版本大致一樣,最大的改動是今次主要採用澳門演員,只有飾演「怪人」的雨宮來自日本,而且要用粵語來演。「今次的主題是不同『物種』之間怎去對話,怎去面對對方。這次他用粵語去演,在日本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澳門才能實現。」

今次是本地藝團演戲空間和日本藝團Theatre Moments再度合作。佐川大輔表示,自己首次來澳演出,是二○一三年的藝穗節,之後幾乎每一兩年都會來澳演出,「澳門是我繼東京之後演出最多的地方。對我來說,澳門是第二個家。」他認為,藝術家的工作是要從日常生活中,找出不同的觀點與視角。疫情期間,他不能來澳門,在日本也沒機會和別人見面,讓他頓感生活中一直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並不理所當然。新冠疫情也令他覺得,死亡就在自己身邊。「現在可以這樣和演員聊天,跟大家學一些奇怪的粵語,被大家一些奇怪的日語鼓勵,現在覺得很珍貴。」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