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國委員會年度報告關注本澳DQ及新版國安法等 特區政府:不實指責  堅決反對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110676

時間:2024年05月13日 0:00

政府總部(資料相片)

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CECC)於當地時間上周五(10日)公佈2023年度報告,當中關注到本澳2021年立法會選舉DQ事件、新版「國安法」對言論自由、外地非政治組織及團體的影響。對此,特區政府昨(12)發稿回應指,內容為「不實指責」,對此當局「堅決」反對。「希望美國會及相關委員會尊重事實,消除偏見,停止以人權為藉口干涉屬中國內政的澳門特區事務。」

 CECC是美國國會於2000年成立的一個委員會,其中一項職能是「監察中國法治發展和人權」,當中包括檢討「一國兩制」的實踐,並每年向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提交年度報告。

 CECC公佈的報告長達373頁,當中涉及澳門的篇幅極短,內容大概200字。

報告指出,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下稱人權委員會)審查了澳門在遵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的情況,並於2022年7月通過了結論性意見。「委員會(CECC)關切地注意到,澳門缺乏法律保障,防止警方濫用監控、騷擾記者、壓制展示政治信息以及不當地限制和平集會。」

報告又指出,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在2021年取消了多名立法會參選人的選舉資格,理由是「認為他們不忠於政府」,惟指控是根據「在參選人不知情情況下獲得的監控記錄」。對此,CECC表示「嚴重關切」。人權委員會的結論性意見亦同樣指出,「澳門政府援引國家安全的方式損害了司法獨立和其他實質性權利。」

本澳民主派三支隊伍參加2021年的立法會選舉,但所有參選人遭DQ,包括前直選議員吳國昌及蘇嘉豪。

該報告又指出,澳門新修訂的國安法將其適用範圍擴大到非暴力行為和澳門以外的人員,包括非澳門居民,而該法的範圍亦擴大至任何「組織或團體」。而觀察人士則憂慮,該法將影響本澳言論自由以及非本地政治團體運作。

特區政府在回應中指出,在「所謂」2023年度報告中,該委員會就澳門接受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審議事宜以及修改國安法問題「進行不實指責,特區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就人權委員會審議《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在澳實施情況,特區政府反駁CECC的言論,並指出人權委員會「歡迎」當局在相關領域採取的立法和政策措施,並且對與特區政府代表團開展的建設性對話表示「讚賞」。「美方所謂報告片面援引人權事務委員會的結論性意見,是典型的斷章取義做法,不得人心。」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