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愛我們?

即時報道 我所知的澳門教育

文:吳聖培

網址:https://aamacau.com/?p=110641

時間:2024年05月11日 14:14

甚麼學生最人見人愛,當然是品學兼優、有禮貌、懂得尊師重道,又有求學熱情,有些品質的學生通常都會成為老師最愛,學校的很多活動都會派他們去參加。因為他們能夠為校增光,每每得到很多的表揚,到了學期結束時,在頒獎台上通常都會看見這些學生,取得一個又一個的獎項。至於那些不學無術、成績欠佳、個性刁難,又喜歡與老師作對的學生一定會被討厭、被嫌棄。一旦這些學生被冠壞學生之名義,在校內似乎亦難有出頭的日子。

不過,是否真的這樣?壞學生是否真的不能回頭是岸?是否在學校不夠討好,就代表將來沒有出路?我相信取決於他們的人生轉捩點,我們若留意名人傳記,不難發現有一些出色的偉人,年輕時都有反叛過,甚至有一些因犯事而坐監,他們當時絕對不被人看好,沒有人會想到他們竟會成為偉人。以下舉兩個例子:在《孟子.告子下》提到管夷吾舉於士,管夷即管仲,當時他幫助太子糾,他用箭射傷姜小白(後來的齊桓公),小白要殺死太子糾之餘,也想殺死管仲,但鮑叔牙獨具慧眼,看出管仲是治國人才,勸服小白重用他。管仲後來成為齊國承相,為齊桓公排難解紛,亦深得後人稱頌。孟子亦說:人恆過,然後能改。即人會有錯,但可以改。另一個例子,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學生時期也很頑皮、反叛,除了英文及歷史科外,其餘學科都不太好,亦常被老師責罰。就是這樣的一個頑童,在他進入軍校後,人生自此不同。他開始努力,為了將來踏上政途作好準備,最終成為首相,並帶領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勝利。

在學生迷茫、反叛,甚至走上歪路時,如果有人仍然向他們伸出雙手,指引他們離開歪路,重踏正途,或許他們的人生會變得不一樣。當然,也有例外的,有些學生就是冥頑不靈,死性不改。

在學生迷茫時,可以拉學生一把的人是誰?誰人可以成為現代的鮑叔牙,能看得出學生的潛能,縱使他們仍然不肖。老師當然有這個責任,不過如學生品行強差人意,又或者學生本身也不願返學,老師或可做的便不多了。對於澳門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及社會服務工作,教青局及社工局當然是責無旁貸的。

不過,澳門也有一些機構,正正是幫助這些少年人,例如街總,他們也會舉辦一些活動或興趣班,讓青少年參與。另外,天主教及基督教的機構或一些自願團體都對青少年工作不遺餘力,如天主教的明愛中心,在澳已是廣為人知。這些團體的青年服務非常廣泛,如聖公會的重新連線,正是幫助那些隱蔽或網絡成隱的青少年。數年前,澳門宣道堂社區服務中心亦推出師友計劃,鼓成年人作為生命導師角色,與年輕人成為朋友,互相關心。還有循道衛理會,這個團體努力於家庭事工範疇。這些機構都是開放的,讓有需要的人求助,其宗旨便是希望有需要的人得到幫助。

俗語有云: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有一些學生雖然是反叛,不願溝通,甚至行為偏差。然而,這可能是由於他們經歷了家庭失衡、父母離異或過生等傷痛,因此沒有人關心,又或因學業成績差,故難得到認同,即使有時盡了努力也得不到回報。久而久之,他們從希望到失望到絕望,最後便放棄自己,選擇走上放縱之路。

事實上,這些被視為行為偏差的學生,也許他們原本都是品性純良,或曾有夢想、有抱負,對未來充滿憧憬,所以如有人懂得怎樣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夠重新振作,可能會挽救生命,亦可以為社會加增添一名社會棟樑。希望澳門的學生、青少年都有人關注,但願他們都能有力量,積極面對人生。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