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保育倡儀者麥希汶走一趟海上觀豚之旅: 海豚保育,是角力,也是處處驚喜

四月八日,香港大嶼山附近天朗氣清,清風徐來。這天,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帶記者從香港東涌出發,去尋找中華白海豚的蹤跡。從自家租來的觀豚船看去,海面一層層向岸邊滾動,海水味往臉上撲來。駛過港珠澳大橋的人工島,麥希汶看著上面的水泥建築說:「(這裏以前)是白海豚的熱點,都見到不少海豚,現在都看不到了。」

麥希汶自中學畢業後便從澳門到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環境科學。某次她在大學參加有關海豚保育的活動後,從此便一頭栽進海豚的世界。隨後,她更加入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成為學會副會長。

麥希汶身穿著一件印有粉色海豚、用藍字寫上「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的T恤,下身穿水藍色闊腳褲,深藍色的背包上掛有一隻粉色小海豚,連襪子上也印有海豚模樣。她每個月至少會出海十次觀豚,對周圍的島嶼和地形手到拈來。

麥希汶(右)與團隊於船上觀察海豚。

麥希汶(右)與團隊於船上觀察海豚。

她說,海豚是高智慧生物,有點神秘之餘又時常為她帶來驚喜,因此她想推動大眾對環境保護的支持,令大眾了解更多有關海豚的知識。

上到船後,麥希汶戴上太陽眼鏡、長手套和漁夫帽,然後拿出長焦相機、望遠鏡、對講機和記錄用具。她說,因為要經常出海,所以她和團隊成員都會使用物理防曬,避免化學防曬中的成分流入大海,危害海洋。

尋找白海豚的蹤跡

中華白海豚,又被稱為「海上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調查的過程中,麥希汶說,他們主要用「樣條線」(Line Transect)的海上觀察方式進行紀錄。
她解釋道,透過把海域分成不同的區域,再在區域中以不同的線相隔開來,調查團隊便可以以「走線」的方式觀察海豚,從而記錄海豚在不同海域出現的密度。在收集了近一年的資料後,這些數據便會被輸入到程式裏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我們轉彎、停船,全部情況都會記錄它的位置和時間,還有航行的公里。這些資料數據是想知道,究竟在我們的路線中遇到多少海豚。」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早前與本地保育團體舉辦分享會,擔任該學會副會長的麥希汶指出,興建生態島不能急切地解決建築廢料問題。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早前與本地保育團體舉辦分享會,擔任該學會副會長的麥希汶指出,興建生態島不能急切地解決建築廢料問題。

麥希汶表示,這種樣條線調查為國際通用的分析工具,亦是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下稱漁護署)用作調查海豚的標準。不過,作為同在珠江口、超過70%海域都有白海豚出沒的澳門,則未見相關調查。

麥希汶和她的團隊共三人,其中一人以肉眼尋找海豚,另一人以望遠鏡搜索,餘下的人則負責後勤工作。要找海豚,除了要眼力夠好、經驗搭夠,還需要全神貫注。很多時候海豚換氣只一𣊬間,很容易和「白頭浪」搞混,所以三個人每隔半小時便要調換崗位,以確保記錄準確。

釣魚船隨著地圖上的樣條線駛去,劃下一層層浪花,往遠處看去,港珠澳大橋上偶有金巴駛過,海上有不少貨運船載著集裝箱,在航道中緩緩前進。

「一些很明顯的觀察是,這裏(港珠澳大橋旁)在過去都是牠們的熱點,二〇一六年港珠澳大橋完工,二〇一五年起這裏就已經是零海豚(蹤跡)⋯⋯ 最可惜的是,這裏在二〇一六年成為保護區,但(牠們)好大機會不會再回來。」

建保護區亦難以彌補
填海所造成的影響

麥希汶又稱,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和同在大嶼山以北的大小磨刀兩個洲,一向都是白海豚出現的熱點,同時亦是中華白海豚在珠江口區域中最遠的活動範圍。但是自從人工島於二〇一〇年開始興建,這裏的海豚數量便急速下降。

她續稱,天然海岸線彎彎曲曲,適合身型細小的魚類在此活動,因此也會吸引海豚覓食。但在建造人工島之後,該地的海岸線、水流和污染情況都會被破壞,從而破壞影響海豚的覓食習慣。「其實(白海豚)好大機會不會再回來,我見到的情況也是不斷縮窄⋯⋯有些地方牠們已經不會再去。」

二〇一六年,香港政府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旁的大小磨刀洲設置海岸公園,官方指是為了「保育中華白海豚及其棲息地」。說到這裏,麥希汶嘆了口氣,說海岸公園是為了彌補白海豚絕跡於北大嶼山水域的決定。「建了保護區之後就可以補償到填海的影響,那加加減減之後呢,這個填海工程的影響就變得可以接受。香港全部環評都是這樣,是看你(當局)會不會做些計算。」

麥希汶指出,為工程進行環評和建立保護區是港府常見的做法,一般海上工程都會有對保護環境污染的指引。不過,其實這些工程「一動工就不會停工」,因為水道上有不同的船隻和工程進行,「你(保育團體)要指著它說這個是兇手,其實是做不到。」所以,即使在相對完善的環評機制下,白海豚仍面臨被工程改變習性的危機。

「基本上填海(的影響)沒有方法可以彌補到,任何措施都是非常之有限。」

麥希汶在十年間深入參與保育工作,不但常參與環評諮詢發表意見,更到香港區議會和城規會發言,亦持續於網上向大眾普及海豚知識。她說,以海豚的利益為依歸,是她一直前進的動力。

看到海豚出現後,麥希汶(左一)馬上拿起相機,捕捉海豚蹤影。

看到海豚出現後,麥希汶(左一)馬上拿起相機,捕捉海豚蹤影。

澳門海豚保育 仍在「起跑階段」

「哇,打筋斗呀!」船家掌著舵,看著窗外,突然一條粉色的成年海豚躍出海面,旋轉身體翻筋斗,濺起不少水花。麥希汶和團隊趕緊拿起望遠鏡和相機,拍下海豚躍起的姿勢。

隨後,一對母子海豚同時浮上水面換氣,然後又潛到水底。麥希汶凝視著海面,只要有海豚躍出水面,她便馬上指往海豚的方向,讓隊友記錄時間和距離。

「好cute呀!」麥希汶拿著相機回看海豚相片,白海豚冒出半個灰粉色的頭,不時上來和人類打招呼。

在這裏,麥希汶共觀察到11條海豚,其中有兩對母子,也有幾條初生海豚。牠們在海裏自得其樂,身後的港珠澳大橋聳立,遠處有內地漁船駛過。

作為群居動物,海豚總是以一群群的方式出現,要觀察牠們的年紀,則主要靠分辨顏色——初生的白海豚為灰色,隨著時間褪成斑點,最後變成全身粉白的成年海豚。

說起對海豚的保育政策,麥希汶認為港澳兩地無論在政策還是認知上都有很大分別。海豚相關事務主要由漁護署負責,其中工作覆蓋對海豚進行監察、解剖擱淺海豚、成立海岸公園及保護區,以及推廣保育資訊等。麥希汶指出,雖然保育在施政角度上往往最後會淪為一種計算或是補償,但至少香港有相對完善的制度。

麥希汶形容,澳門的保育意識仍在起步階段中「慢跑」,在環評技術不成熟和沒有常規監察之下,「根本沒條件做海上工程。」

據香港漁護署資料顯示,在二〇二二年香港約有34隻中華白海豚。而據澳廣視葡文台報導,中山大學的《澳門管理水域中華白海豚調查報告(2020-2021)》顯示,澳門海域至少有144隻海豚。

斜陽西下,漁船在完成監察路線之後折返,海面被太陽照得波光粼粼。麥希汶說自己近來因為「生態島」項目的相關倡議及行動,在港澳間往返多次。問到會否考慮回澳門發展,她笑了笑說,還是香港比較多機會和空間。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