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出前路或埋沒未來?細數澳門填海五百年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110346

時間:2024年04月28日 14:14

數百年來,澳門由小漁村發展至今日國際賭城,經歷滄海桑田。本澳大部分區域由填海而來。然而,自特區政府公佈計劃於黑沙與竹灣之間龍爪角對出約一公里海面,以建築廢料建「生態島」,當局的手終伸向這從片「處女地」。這一填,是填出前路或埋沒未來?

在未來仍可期之際,本媒回顧本澳百年填海造陸史。

由填海而成的新城A區正如火如荼進行建設。資料相片

由填海而成的新城A區正如火如荼進行建設。資料相片

珠三角圍墾沙田

明代以前珠三角西部,包括今日澳門、珠海、中山、江門一帶,由於臨近西江出海口,因此盡是沙洲、沼澤、海島。由於耕地有限,制約經濟發展,相對於廣州、佛山一帶,發展比較落後,人口亦較少。自明代開始,以廣州為首的珠三角地區人口逐漸增多,應對糧食生產的需求,居民逐漸開發、掌握一種開墾土地的方法:圍田。圍田是一種很原始的填海方式,用石塊在岸邊築成圍堰,再於圍堰中填入沙土,逐步完成造陸過程,使用圍田方式產生的土地一般比較貧瘠,因而會被稱為沙田,而沙田成為珠三角一個常見地名。

明代長期穩定發展,加上珠三角居民逐漸掌握圍田技術,原本孤懸在西江出海口的貧窮小縣香山才有了發展的機會。到了明代中葉,葡人到達中國,試圖與中國貿易,在東南沿海地區幾經波折,最後獲准居住在香山縣邊緣一個小地方:蠔鏡澳,後來又稱作澳門。

葡人居住的澳門半島南部,是一個沒有耕地的丘陵地帶,即使是半島北部的華人農村——望廈村,村民的耕地依然是透過人工填土改造而來,形成後來的望廈稻田(即今日高士德馬路一帶)。換句話說,可能在澳門尚未開埠時,這片土地上的人已經開始填海造地。

清中葉的緩慢改變

一六四四年明清易代,東亞局勢劇變,澳門的地位受到重大打擊,直到康熙年間中國重新開放國際貿易,差點成為國際貿易中心「遺址」的澳門又再復興。乾隆年間清朝改以廣州一口通商,作為廣州外港、前哨的澳門更進入明朝滅亡之後的另一個發展高峰。澳門北灣(內港),有廣州粵海關的派出機構——關部行台,外國商船要到廣州貿易,必須到澳門關部行台進行各種通關手續。在這個絡繹不絕的繁忙港區,土地空間不足的問題日趨嚴峻,於是民間的小規模填海活動不絕。由當初以營地大街、關前街為海岸線,逐步擴展至今日十月初五街附近。

華商的雄圖

一八四二年的鴉片戰爭使東亞秩序再一次大洗牌,中國的天朝上國地位旁落,開放五口通商,英國佔領香港,致使澳門的國際地位日益衰落。然而,這種衰落只是相對於其他城市(尤其香港)而言。

自阿馬留事件之後,澳葡政府全面控制澳門半島,對新佔的華人村落,澳葡政府則需花時間去消化。城中的華商就有另一番打算,繼續在已經發展成熟的內港地區投資,而填海就成為最簡單的路徑。當時已不需要按一塊塊土地去填,在澳葡政府的政策支持、華葡商人的主導之下,於是十月初五街、福隆新街等,整個街區被先後填海、發展。

王祿父子為首的華商,統一發展整個福隆新街街區,是當時澳門罕有的大型商店街發展項目,那是一八七二年。

荷蘭人又來了

工業科技快速發展的十九世紀,船舶技術變化同樣迅速,西方的蒸氣船、鐵殼船不僅把清帝國水師打得無還手之力,遠洋船隻噸位越造越大,更使澳門狹窄、水淺的海港無法適應,在這個衰落的過程中,澳門亦非坐以待斃。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澳葡政府積極尋求改善澳門港口設施。

在多番研究、籌備之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由罅些喇海軍少將監督,澳門進行了《澳門港口工程計劃》。這是一次大規模的填海工程,今日的筷子基、跑狗場、青洲坊、台山區、祐漢區、黑沙環、水塘、新口岸、南灣等區土地都是在這次工程中被填成陸地。而承造這項大工程的是荷蘭港口工程公司,顧名思義,這次工程採用當時來自歐洲的先進技術,不再是以前肩扛馬馱的方式。

二十世紀初的港口工程計劃,為原本只有278公頃的澳門半島,多填出約180公頃土地。增加六成以上的土地面積後,陸地空間足夠了,但海港的問題沒有解決,澳門與廣州之間的鐵路計劃亦沒有得到落實,雖有三十年代泛美航空在新口岸建立水機機場,但也只是曇花一現。中國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動盪、二戰的破壞等等,使原來的發展計劃都成為空中樓閣。

一九二五澳門港口工程。 圖片來源:《城市印記—— 澳門檔案館館藏地圖精選》

一九二五澳門港口工程。 圖片來源:《城市印記—— 澳門檔案館館藏地圖精選》

停滯的五十年

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澳門再沒有進行大規模填海,海港工程計劃留下的土地,由於澳門的經濟發展規模有限,在這段時間並沒有得到發展。相反,在戰亂、動盪的歲月裡,這些土地用作種菜、搭建木屋、興建救濟房屋等,容納逃難到澳門的人們。

土地充裕,惟澳門人口增長速度又不高,直至一九八〇年,官方統計澳門人口只有二十二萬,比一九七〇年的二十四萬還要少。因此,即使六、七十年代澳門的紡織工業開始起飛,填海的需求依然相當有限。反之做好工業、旅遊業的相關配套,似乎是當時澳門的當務之急。

繁榮的世紀末

進入八十年代,本澳工業生產達到高峰,適逢內地改革開放,大量內地居民用各種方法來到澳門,這些合法和非法來澳的新移民,填補本地社會所缺少的勞動力,紡織業正正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加速澳門經濟發展。這個時候人多、廠多、資金多,土地不足的問題開始突顯。

八十年代中的填海工程,工業發展是主角,環保意識開始萌芽,新工業區選在當時人口稀少的路環、氹仔,聯生工業村、北安工業區相繼出現。

緊接著九十年代初,新口岸新填海區⋯⋯由於官方中文名字太繞口,民間以其第一座建築物——皇朝廣場命名:皇朝區,在當時被期望成為澳門的新商業中心區。這時黑沙環的填海工程亦齊頭並進,一個新居住區迅速拔地而起。

一九九一年政府批出《南灣海灣重整計劃之細則章程》,除了率先填出皇朝區之外,還在九十年代中期,填出南灣湖C、D區。重整計劃完成後,澳門半島南部即圍成了南灣湖和西灣湖,回歸後該區亦落成立法會大樓和終審法院大樓。

九十年代氹仔發展亦相當快速,位於填海地上的海洋花園、氹仔中心區相繼發展。澳門國際機場,更以人工島方式建設跑道,一九九五年落成當時便成為世界第二大人工島機場。

此印刷圖顯示澳門港在一九二六年後可能出現的港口填海工程的狀況,圖中紅色顯示為一九二六年完成執行的填海區,而粉紅色顯示為一九二六年之後可能會進行的港口改善計劃。
 圖片來源:《城市印記—— 澳門檔案館館藏地圖精選》

此印刷圖顯示澳門港在一九二六年後可能出現的港口填海工程的狀況,圖中紅色顯示為一九二六年完成執行的填海區,而粉紅色顯示為一九二六年之後可能會進行的港口改善計劃。
圖片來源:《城市印記—— 澳門檔案館館藏地圖精選》

紙醉金迷的派對

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之後,對澳門經濟影響最大的事件莫過於賭權開放。由於賭權開放政策,原本填海作為新市鎮的路氹城,在數年之間變成賭場酒店林立的「東方拉斯維加斯」。

二〇〇七年路氹威尼斯人開幕,澳門的賭收年年拾級而上。這時候,人多、錢多、賭場多,經濟快速發展,拉動工資上升,但樓價升得更快。本地人開始為居住問題煩惱。二〇〇九年,中央政府批准澳門填海,建設新城區,以提供市民居住空間和發展多元產業,關於新城規劃後面的故事相信讀者們都知道。

誰為狂歡埋單?

亮麗的經濟數字和偉大的規劃藍圖背後,澳門的大型旅遊博彩項目、大量的房地產項目、公共工程項目,在過去二十幾年不斷拉動澳門的土地需求,不斷的填海意味著不斷破壞沿岸的海洋生態。

由回歸初期市民組織保衛路氹黑臉琵鷺棲息地的行動開始,以填海為基礎的發展所帶來的問題,已為大眾所警覺。今日澳門的建築廢料堆成二十幾米高的山丘,無處可放,計劃倒入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美其名曰「生態島」,也真夠諷刺。

五百年來,澳門填海似乎都傳承著某些特質,就是嘗試利用填海來解決面前的問題,而非面向未來。但填海工程本身需要時間,待到土地可用,十年人事幾番新,使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參考資料:
1. 陳澤成:《城市印記- 澳門檔案館館藏地圖精選》,澳門,文化局 澳門檔案館,2020年12月。
2. 鄧漢增 黃就順:《澳門地埋新編》,澳門,澳門基金會,2012年7月。
3. 吳小毅:《土地─地產政權時代》,澳門,藝訊有限公司,2021年12月。
4. 《新城區總體規劃草案 諮詢文本》,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 運輸工務司,2011年10月。
5.《澳門特別行政區 海洋功能區劃及海域規劃 諮詢文本》,澳門,海事及水務局,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