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賣店助自閉症青年預習職場──學員篇

過去幾年,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下稱鮑青網)一直致力協助自閉症青年找工作,幾番思索,鮑青網決定於舊區開環保裸賣店──Bosco Green Store,販賣各類清潔產品以及竹漿紙巾,同時為自閉症青年提供職前培訓。

鮑青網行政總監葉永強相信,若能一步一步來、讓店內的自閉症學員去試可做到甚麼,亦放膽讓其做,總有日見成效。

Bosco Green Store是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屬下的裸賣店。

Bosco Green Store是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屬下的裸賣店。

葉永強表示,機構協助自閉症青年找工作的項目已試行第三年,只在暑假進行。開店後,葉永強坦言,希望透過讓學員在裸賣店實習,幫學員做好職前準備。「我們幫他們整理一點點、培育一點點,讓他們準備好。」學員在這????能熟悉完整的上班過程,以及學習其他技能如花藝等。當他們再獲得其他培訓機會時,「這裡也是一個階梯,可讓他們準備好,再找其他地方的空間。」

他又稱,近期已傳來好消息,陸續有學員見工後獲得通知進入第二次面試、亦有五、六個學員已確定被聘請。若第二次面試順利的話,所有學員便已「清倉」,便要再招新人。裸賣店的實習學員可獲得樂施會的津貼,他們最多可留在店內實習兩年,即四期。鋪頭每半年收一期學員,每期十五人。

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行政總監葉永強(左)及Bosco Green Store店長陳麗韻。

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行政總監葉永強(左)及Bosco Green Store店長陳麗韻。

店長:有時如「阿媽咁」
對學員耳提面命

究竟平時學員在店忙甚麼?據店長陳麗韻所述,原來學員除了熟習一般店內工作,亦要創作。現時裸賣店除了學員外,亦有兩名兼職,都是自閉症青年,其中一個屬高功能自閉症學員。他負責收銀,如隊長般帶領其他學員做事,將陳麗韻交給他的工作再分配其他人。

陳麗韻表示,學員在店內實習時,除了工作之餘,其他重要學習便是掌握人際相處技巧、與老板、上司的相處方式,以及如何理解和執行工作任務。學員每周都要回店內實習,至於每周實習時間長短則視個人安排而定,「有些叻啲會多啲,可能返四天、有些返兩天,基本上一天就要返三個小時。」

部分學員手作品。

部分學員手作品。

店內有各類竹漿紙巾。

店內有各類竹漿紙巾。

學員一到店內實習,這名店長便要求他們打卡、更換圍裙和妥善收拾個人物品等基本事項,亦是日常基本培訓。一開始學員無法做到,「你就是日日要提醒,(若)佢請假又要提醒佢,好似阿媽咁:『你要交請假紙, 要不然你出去工作,不會有人追著你。』⋯⋯(我)期望學員可以自動自覺做到。」

為發掘學員的技能,陳麗韻亦會鼓勵他們利用回收物品來創作。當鋪頭回收膠樽,她會挑選部分讓學員在膠樽繪畫,有時也讓學員天馬行空創作,有時則有限制,如學員以膠樽繪畫時需油三色以上,而且要不同顏色等。

陳麗韻又形容,學員之間的相處和互動良好、彼此關心,一些聰明的學員會帶領其他能力較弱的學員,一起完成工作任務。有時部分學員去見工時亦會牽著對方的手,表現出友好和坦率的態度。

葉永強亦認為,學員同質性多一點,容易互相接納和支持,甚至形成朋友圈,而在裸賣店實習能讓學員找到朋友。

他又坦言,跟學員一起工作不容易,必須有耐性、要慢、理解學員的特性,「即係你講晒,最後佢都係聽唔明,需要手把手,一步步慢慢教,要有耐性。」若以負面態度對待開店一事就更加艱難,「這件事本身不容易做,仲要湊住佢哋去做。」

裸賣店的學員們。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裸賣店的學員們。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裸賣店的學員們。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裸賣店的學員們。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新增職涯指導員
助自閉症僱員與僱主溝通

他又指,現時店長已忙到應付不來,一月會由機構其他部門調一位新職員過來去支援他們,類似職涯指導員的角色,又如溝通橋樑,讓僱主明白自閉症青年狀態、助自閉症瞭解僱主要求。

近年較多人關注自閉症課題,學校亦有很多資源投入跟進自閉症兒童,亦多了家長接受,讓孩子去做評估。葉永強則直言,這些人士適應職場則是另一課題。特首賀一誠要求博企聘請一些自閉症人士,惟很多時候博企不懂處理他們,不明白為什麼這些員工為何「咁有趣」或覺得其懶散,「就算請了,有時都很快走,因不知道怎麼處理、溝通不到。」

他又指,鮑青網早兩年亦做了很多工作,協助僱主去理解自閉症僱員的一些行為及想法,「其實是很多人都願意接納,但接納的心態和實際去相處仍有距離。」

店內部分貨品。

店內部分貨品。

肯花心思
原要扔掉的東西亦可用好

問及現時裸賣店是否已達到幫助自閉症青年職前預習,以及在哪方面須加強,葉永強直言,工作只是剛剛開始。事實上,有些學員不想太花時間、有些則不太願意走入社區,「在實習的時間,佢能夠全程喺度,沒有說『我攰呀,要走呀』⋯⋯已是第一個挑戰。」

他又以裸賣店在開幕時送出由咖啡渣、布碎等制成的紀念品為例,本是一些無用之物,若用心制造亦再用,一如咖啡渣配搭布碎,縫成小包便可放於鞋櫃、室內吸味、吸濕。其實即便那些被丟掉的膠樽,只要肯花心思亦再用。

葉永強又表示,相信這班學員亦都可以告知外界,「可能佢哋唔會咁function,咁全部唔得嘅嘢拼埋一起嘅時候⋯⋯原來只要你肯用啲心思去做、以心培養。」他們亦可發揮所長。「最重要是我哋用緊呢個concept將整件事連結著、推廣,無論對我們的學員以至重用嘅膠樽。」學員亦接收到這層意思,至於成效如何現時好難量度。

然而,葉永強亦相信,若能一步一步來、讓學員試可做到甚麼,亦放膽讓其做,總有日見成效。

葉永強相信,只要有機會讓學員作不同的嘗試、給予適當的指導及協助,成效終可見。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