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情 如何傳唱?

新年伊始,區均祥粵劇曲藝社為新書《一曲解千愁──區均祥地水南音及唱本》舉行發佈。新書以區均祥師傅的南音藝術為主體,以南音、生平、樂器、唱本這四部份,深入認識這項古老的廣東說唱藝術。除了文字解說,書中亦附有區師傅演唱影片的二維碼,讀者可於Youtube和BiliBili上重溫。

「南音的曲詞內容種類有很多,有文有武,有紅粉佳人,有英雄事蹟,有悲慘的家庭故事,包羅萬有,包括喜怒哀樂。」區均祥師傅介紹說。新書亦指出,「南音曲詞中大量保存了廣東話的語言之美,廣東話有九聲六調,是現存罕見保留有入聲字的方言。」

區均祥粵劇曲藝社為新書《一曲解千愁──區均祥地水南音及唱本》舉行發佈。

區均祥粵劇曲藝社為新書《一曲解千愁──區均祥地水南音及唱本》舉行發佈。

與地方連結的藝術

澳門的南音說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區均祥粵劇曲藝社是相關的保護單位,但南音並非只源於澳門、見於澳門,而是遍及珠三角地區。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南音可說是粵港澳的流行音樂。普遍認為,南音的價值包含了音樂、文學與社會等等。香港學者榮鴻曾在最近出版的《香江傳奇──一代瞽師杜煥》中就曾提到,「說唱,或稱曲藝,可說是粵人生活裡最突出的表演藝術之一。它既是以兼唱的文學,又是以語言表達的音樂,以個人表演的簡單形式、通俗易懂的曲詞、優美易記和重複性強的旋律,娓娓道出一個個傳統故事、社會百態。」

他又指出,與所謂正統文學和樂曲相比,民間說唱曲藝的特點是說唱兼備,除了唱有豐富的音樂成份,說的部分即使不算是歌唱,也沒有伴奏,「但是說話人的聲調、節奏和速度本身就是一種音樂。」

榮鴻曾又引用了學者賀仲明和張增益對方言文學價值的總結:「中國幅員遼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差異,由此產生了因地而異的說話方式,反之,我們也能通過方言觀察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而根據學者梁培熾的《南音與粵謳之研究》,白話文活動、反美華工禁約鬥爭等社會事件,在南音的曲詞中亦留下痕跡。

與時代交織的生命

而區均祥的藝術生涯亦同樣反映了澳門的時代發展。一九四四年在澳門出生的他,由於自小患有弱視,舅父於是希望他能習得一門手藝旁身,而當時尋得的名師便是劉就,師娘是李銀嬌。二人均是著名的南音唱家,其中劉就與香港瞽師杜煥更是師兄弟。後來劉就與李銀嬌要到香港謀生,舅父於是為區均祥另覓老師。

區均祥粵劇曲藝社為新書《一曲解千愁──區均祥地水南音及唱本》舉行發佈。

區均祥粵劇曲藝社為新書《一曲解千愁──區均祥地水南音及唱本》舉行發佈。

而這次,舅父物色到的老師既有土生葡人,又有菲律賓人,也有中國樂師,令他既習得西樂管樂,亦掌握中國傳統戲班的彈唱、敲擊樂等。區師傅分享:「我其中一位老師叫劉嘉祿,是一個土生葡人。當時我親眼看到顧嘉煇跟着他姐姐顧媚來學琴。」另外,區師傅亦開始到戲班、歌舞團、夜總會等地伴奏謀生,例如是國際酒店頂樓馳名的露天舞廳消暑殿、中央酒店、利維旅酒店的舞廳等地演出。十幾歲時,他得到在澳門做音樂的廖森教導而開始醮師的工作,後來亦獲一些音樂師的前輩推薦,加入香港的八和會館。

另外,從區師傅收藏的樂器亦可見那一輩粵樂名家之間的互動。現時區師傅所用的掌板是劉就師傅的遺物;洞簫是師伯、「簫王」廖森所贈;有一副椰胡是常為劉就、杜煥拍和的何臣過世後,由他公子送給區師傅留念;另一副則為粵樂名家馮華所贈。據指,馮華二〇一三年去世後還留了一些樂器給區師傅。據學者譚美玲有關區均祥的口述歷史紀錄,馮華於二〇〇九年受訪時曾表示,自己認識區均祥已快六十年。

而這些互動並非偶然,而是當時表演行業帶動下的雁過留聲。話說當時杜煥也曾來往港澳工作,也曾為香港電台的節目唱南音。澳門的電台當時也有南音節目,劉就和李銀嬌亦曾在其中獻唱。據指,後來由於被電台解僱,於是轉到香港,有指劉就亦曾在香港的電台長期演出。當時,一些大戶人家亦喜歡邀請瞽師上門演出,杜煥的訪談和有關劉就和李銀嬌的憶述都不約而同有提到類似經驗。

據澳門文化遺產網介紹,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南音說唱曾一度在澳門和香港的電台節目中廣播,每個故事說唱期長達數月,這是南音最普及的傳播期。但隨著社會逐步西化,南音說唱廣播在六十年代初先後在港澳中止,「今日南音說唱已少有瞽師的即興說唱,也不再有故事文本的長篇形式。」

在香港,隨着娛樂事業的轉型和大眾娛樂的改變,南音說唱漸漸消失,一海之隔的澳門也有類似情況。在新書發佈會上,區師傅亦提到,在流行文化漸趨洋化下,南音漸漸息微。「南音拍和的樂器較簡單,而西洋音樂有鋼琴、爵士鼓、管樂等,會較豐富,年青人的喜好趨向洋化、熱鬧,南音這種簡單的演出就開始淡薄。」

香港亦有年青人成立藝團「一才鑼鼓」,推廣南音藝術。圖片來源:港大繆思樂季 Youtube

香港亦有年青人成立藝團「一才鑼鼓」,推廣南音藝術。圖片來源:港大繆思樂季 Youtube

與未來的擁抱

但曲藝社目前仍會繼續創作。除了數年前一些與本地劇場的合作,區師傅表示自己亦有跟徒弟一同研究,撰寫新曲詞。「一起看這句平仄對不對,不對就改。題材是我自己去找,因為我幾十年來做戲班,主要都是舊戲、新戲的題材、故事。例如我喜歡三國的故事,就想到用關公送嫂這片段做題材。《光緒王嘆五更》本已有曲詞,新馬師曾唱的,我改編了。」兩首曲都有收錄在新書當中。

在新書發佈會上,曲藝社亦提到設有普及班,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參加,二月在盧家大屋亦將有表演。「大家有何寶貴的意見,可以大家一起參詳下。希望協助南音這寶貴的藝術傳承下去是我本人畢生最開心的願望。」區師傅謙虛道。

在區均祥的社交媒體專頁上,有關普及班有這樣一段介紹:用說唱咀嚼本土文化,唱南音實踐粵語保育。「口耳相傳的技藝,必須借助大家的口和耳,才會有機會流傳下去……或許能透過你的口耳,傳統曲謠遺產便可由你再傳一代。」這項藝術的未來,還需共同相守。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