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疫情期間殮房曾處於近乎癱瘓狀態 羅彩燕促建具遺體儲存等功能的法醫學大樓

直選議員羅彩燕稱,疫情期間死亡人數急升,殮房處於近乎癱瘓的狀態。(資料相片)

江門同鄉會副會長、直選議員羅彩燕表示,疫情期間死亡人數急升,殮房處於近乎癱瘓的狀態。當局應參考香港,建多功能法醫學大樓,既提供遺體儲存空間,又集合了公眾殮房、解剖研究、法證偵查、教學培訓等功能。

她又建議當局可充分利用新的填海用地,在遠離民居的情況下,選址興建多功能法醫大樓。

羅彩燕昨(11)在立法會大會上表示,基於華人文化,對死亡的話題充滿了忌諱與迴避,本澳亦鮮有的提及討論,「繼而令到相關政策如臨終關懷、火葬場設置、醫院殮房人手與配套等問題多年來停滯不前,但大家視而不見避之不談,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反而令到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最後尊嚴,都難以得到保障。 」

她又稱,疫情期間本澳死亡人數急升,「殮房處於近乎癱瘓的狀態,逝者最後的尊嚴固然談不上,隨之而來的更是岌岌可危的公共衛生危機。」本澳近十年的每年平均死亡人數達二千人以上,惟臨時存放遺體的醫院殮房卻只有僅僅數十個格位。「在實際操作上,往往需要共用空間,不一定能夠確保逝者的最後尊嚴。」

她續稱,據悉基於各種理由或程序,「未能及時認領或處理家屬遺體,須知殮房僅屬於臨時存放,其儲存溫度並非零下,而僅為四度,若然長期存放會出現細胞分解腐爛,不但進一步壓縮和減少格位,更容易釀成公共衛生風險。」然而,多年來相關問題「仍然未得到有關部門和社會的重視」。

羅彩燕又指,另一方面,本澳法醫部門工作空間有限,其相關設施設備多年來亦未得到重視和改進,如負壓換氣系統、液壓升降床等設備皆欠奉。「面對高危工作環境,難以保障法醫人員自身安全,亦存在對公共衛生環境的威脅。」

羅彩燕又表示,在優先考慮大眾福祉以及因應社會實際需要下,特區政府以及衛生部門亦應盡早啟動臨終關懷服務的推廣,「以實際行動和政策,守護和捍衛每一位逝者的最後尊嚴」。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