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社區的靈魂應如何延續?

最近澳門當局公佈由六大博企出資來「活化」多個舊區地段,即為所稱的六個片區,以期帶動當中以及四周的中小企營商,這不期然讓我思索在博企思維及價值下,這些原來皆蘊涵著豐富文化歷史資源的片區在活化後會變成甚麼,還剩下甚麼。

最近的一個早上,我與來台北遊玩的朋友,去了一個台北日治時代的老社區散步。這一帶翻修了不少日式老房子,整個街區驟眼看來還真的有點像京都的某一角落,應該能滿足前來打卡的網友。外表看來,房子整修的也算妥當,結構穩固,用料嶄新但也同時保存了日式房子的建築特色,內部和戶外空間經過規劃整理之後,變得很適合現在這個街區的新用途:商店街,是的,現在這裡一整排的日式房子都成了商店街,每一棟小屋不是被改成手信店、精品店、服裝店,就是價格高昂的咖啡店、餐飲店。店鋪的改裝也都算是精緻的,進駐的也是一些為人所熟悉的台灣本地品牌,但食物的質素和口味卻見仁見智,我手上拿著的,是比便利店價錢高三倍但味道卻還不如的咖啡,唯一好處是環境舒適,但不在店內消費卻無法進店閒坐,這一點又遠遠及不上社區裡姿態親民得多的便利店。

台北街道上經過翻修的日治時代建築。圖片由高鉦詠提供

台北街道上經過翻修的日治時代建築。(相片由筆者提供)

於是我和朋友坐在戶外路邊一邊曬太陽,一邊品評著眼前所見的舊區改造,我們幾乎同時想到的是:由政府與博企所主導的舊區活化,會不會就是往這個方向去?這會不會就是政府所樂見的「活化」?

商店和餐飲的確可以帶動人流,這一帶即使在平日也都不缺人群。但在商店街中,人們眼中所見的無非只是眼花繚亂的商品,人們隨著被引導著的慾望而行走,其實跟走在百貨公司和市集中並沒有什麼分別。

我眼前所見空間的所謂「活化」,其實就等同店面裝修,變成一家新的商店而已。然而,這些房子最重要的特質,以及那些由建築與文化歷史所共構起來的空間品質,看似無形卻是最為無價,卻也同時消失。一旦這些「活化」後的空間無法再為人們帶來想像,過去的經驗便亦無法在此得到延續的可能,無法與新時代對話,更無法展開新的篇章,使空間的內涵更加豐富。

如果只能如此,那麼在街區得到「活化」的同時,這些經年累月積存下來的文化記憶和空間特質也將同時死去。

日治時期建築改建咖啡廳內部。圖片來源:臺北旅遊網

社區的營造是活化靈魂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築、歷史、文化,由此形塑城市的街區和人們的生活,尤其舊建築,必然反映著它所曾身處的時代。保羅・高柏格(Paul Goldberger)在《建築為何重要》一書提到,「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感性,而建築勢必會予以反映、揭露。」保留舊建築就與保存一個地方的歷史同等重要。

舊房子和街區的活化,除了在於對老建築的保存、再利用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社區的營造,而成為社區營造中最重要的靈魂,就是文化的保護與延續,文化應被視為一個地方最重要的資產,對其保護的手法並非只是放入博物館中封印起來,或者印在T恤或水杯之上,而是使其能繼續那「不斷延續的過去」,這是《建築為何重要》書中所闡述的有關一個城市如何處理舊建築的理念:

「我曾聽過一個簡單但極具詩意的句子,『不斷延續的過去』,正能代表這種情形。這句子點出了過去非但可見,而且還一直存在,以一種別具意義的方式與當下相連,可以說是一種活著的過去。要解決舊建築保存和現實生活的衝突,這可能就是個起點,至少是概念上的起點。一個地方若有不斷延續的過往,就不會把過去封存起來,然後轉身回去過之後的日子。在那裡,過去有助於定義現在,並在這個過程中繼續演化。」

日前博企公佈活化計劃指永福圍將活化並改名為「新永福圍」。

日前博企公佈活化計劃指永福圍將活化並改名為「新永福圍」。

在形形色色的活化計劃之中,無論是「荔枝碗船廠」、「益隆炮竹廠」、「媽閣塘片區」或是「內港廿三號及廿五號碼頭」等,人們最不希望會消失的,其實是對這些地方的文化記憶及街區記憶。這些文化以及記憶不應是一些被截取的定格、片段,可以隨意被用作商品化的紀念,或者某些生活片段的展示,而應是長年支撐著社區的文化之靈。

如何可以把過往的文化及記憶的力量灌注在今天,使舊區得以重生,並使今天與未來的文化環境得以壯大,使空間的意義得到延展。否則,政府只是打造了一條又一條以「文化」之名所建造的商店街。

內港廿五號碼頭正待政府翻新。

內港廿五號碼頭正待政府翻新。

一直以來,澳門博企在賭場和酒店的經營上,也就只著重於消費場所的建立和營運,賭場周邊就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娛樂中心,大型商場、餐飲廣場、電影院等應有盡有,娛樂至上的消費模式,就是博企的核心價值。

在這樣的思維和經營方向之下,澳門的舊區活化會往哪一個方向發展?對於舊區中的文化將如何保存,如何延續,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共同監督。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